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2022年11月11日拼多多股票【PDD】实时行情

文 / 章天 2022-11-11 19:15:01 来源:亚汇网

   基本消息面

   11月11日美股盘前,拼多多涨近4.76%。

   相关新闻消息

   全网电商都在蹭双十一热度,只有拼多多,今年又没蹭到。

   从2019年起,拼多多就在蹭人家的购物节,如今4年过去了,依旧是个局外人。

   唯一出圈的,只有不算“节”的百亿补贴,但赔本赚吆喝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拼多多为啥就造不出购物节呢?

   双十一,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一说一,近几年发展最迅猛的电商平台就是拼多多,仅用4年就与10多岁的猫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连快手616、抖音818大促都能出圈,它却始终造不出属于自己的购物节。

   自家没有,就只能到处蹭,效果可想而知。

   就拿这次来说,应该没多少人注意到,拼多多早在10月20日就开启年终大促,不搞预售、不付定金、无须凑单,只有满减和百亿补贴直降,积极性丝毫不输擂主淘宝。

   但从之前数据来看,拼多多的卖力并未得到相应回报。

   比如去年双十一,淘宝和京东分别完成5403亿元和3491亿元GMV,占全年总额的6.75%和10.61%。

   拼多多虽没公开具体数字,但据第三方数据平台信息,大促期间全网总交易额为9650亿元,减去猫狗,其他电商平台合计756亿元。

   与其全年24410亿元总GMV相比,双十一的贡献压根儿不值一提。或许正是因此,拼多多才一直不愿公布双十一数据。

   拼多多,不适合造节

   除积极“蹭节”外,拼多多也在努力造节。比如,去年12月开启“全民真香节”,狂撒30亿购物红包,还陆续推出过农货节、520秒杀节、清凉节、多多亲子节、春耕节等10个购物节。

   结果不用科二妹说多,没一个出圈的。可以说,在各大平台疯狂造节的节骨眼儿上,拼多多仿佛是个门外汉。

   其实,这也怪不得它。毕竟京东618诞生于2004年,淘宝双十一开始于2009年,都有时代红利加持。

   拼多多只用4年多时间,便迈过万亿GMV的门槛,完成阿里花费14年、京东耗时19年才达到的成绩。

   不同的时代,自然有不同的特性。如今,1月到12月的电商平台随时在过节,就一个6月都有淘宝66大促、天猫618狂欢、京东618店庆、快手616实在购物节等一众“节日”。

   这种情况下,确实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拼多多了。

   便宜,不用购物节

   拼多多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一是瞄准“猫狗”忽略的下沉市场,二是得益于微信社交支持。

   因此,拼多多的定位本就与淘宝、京东不同。

   据开源证券研报数据,截至2021年底,其农产品贡献的GMV占比达到14%。

   然而,农产品从来都不是购物节的主角。从淘宝、京东近年来大促战报可见,美妆和3C家电才是霸主。

   况且,拼多多虽然造节不行,百亿补贴却深入人心。

   2019年5月,百亿补充问世,备受消费者好评。之后,淘宝在春节推出“聚划算百亿补充”作为重点业务,后来苏宁也开始跟进。

   若说双十一是淘宝发起的造节玩法,那百亿补贴便是拼多多针对造节发起的挑战。

   说到底,商业大促的本质是价格战,游戏规则复杂化其实就是优惠不再给力的表现。

   如今,错过一次活动不再会有“错过一个亿”的感觉。平价产品随时能买,没必要等到大促和人家拼手速。

   当然,百亿补贴也有自己的局限。

   双十一、618的跨店满减是由商家自行承担,平台不用负担过高的成本。而百亿补贴要平台自掏腰包,真金白银往里砸,甚至可能赔钱赚吆喝。

   同时,中信建投曾发表研报称,百亿补贴的第一阶段为农产品,第二阶段为通过补贴3C或品牌商品,吸引高线城市用户和品牌入驻。

   如此一来,补贴很可能扰乱品牌自身的价格体系,此前苹果和特斯拉限制供货拼多多就是证明。

   长期来看,若品牌方在多平台价格趋同,拼多多便会丧失对外界的吸引力。这意味着,百亿补贴这一现象级促销形式,并非长久之计。

   不过,至少从目前来看,拼多多能把价格做到足够低,没有“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便宜两块五”的套路,消费者便会一直买单。

   价格就是王道,只要够便宜,有没有购物节其实根本不重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