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今日四大报财经要闻汇总一览(2025/04/09)

文 / 书瑶 2025-04-09 08:06:31 来源:亚汇网

   中国证券报

  

   一、理财资金 入市!

  

   4月8日,苏银理财表示:“当前,A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公司已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后续将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为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理财力量。”

  

   二、增持!四家银行公告

  

   4月8日晚间,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和成都银行陆续发布股东增持公告。其中,浙商银行为个人增持。对于此次增持原因,上述四家银行公告均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对该行长期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持续看好,提升投资者信心,维护该行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等。

  

   三、并购重组成焦点 券商密集回应

  

   从回应内容看,部分券商表示将适时应用相关手段与工具传递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积极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同行整合动作使得公司感受压力,但要更加保持战略定力;2025年要继续锚定“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这一目标,持续推进业务转型、优化体制机制。

  

   上海证券报

  

   一、中国版平准基金领衔 稳股市吹响集结号

  

   48小时内,中央汇金公司等大机构大资金频频出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接连发声,“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国务院国资委、众多央企及国资运营平台动作不断,央地国资联手入场;一大批上市公司宣布增持或回购计划,券商、基金公司自购不断……系列举措释放稳股市强信号,多方合力提振资本市场。

  

   二、稳市行动形成合力 A股三大股指集体拉升

  

   4月8日,A股市场整体企稳,三大股指震荡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幅1.58%,收复3100点关口,报3145.55点;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3%,上证50指数尾盘拉升涨超2%。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63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78亿元。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此外,股票型ETF成交继续放量,多只中小盘ETF获大量资金涌入,成交额创历史纪录。

  

   三、稳住股市有决心有底气有办法

  

   在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中国版平准基金”。中央汇金公司领衔、多部门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不但彰显出决策层维护股市稳定的坚定决心,也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思维的主动实践;既是应对短期风险的应急之策,更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布局。

  

   证券时报

  

   一、险资入市比例上调 权益投资空间进一步拓宽

  

   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国资委力挺增持回购 央企行动应声落地

  

   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同日,多家央企集团就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表态,强调长期看好资本市场,将持续履行控股股东责任,通过增持、回购、资产整合,以及建立完善常态化回购机制等措施,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维护投资者利益。

  

   三、财政部明起将发行两期储蓄国债

  

   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在4月10日至19日发行2025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9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2%,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证券日报

  

   一、“稳楼市”新阶段 房企如何“藏器于身”?

  

   今年,“稳住楼市股市”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房地产行业历经调整,如今已步入全新发展阶段,但市场仍存不确定性。如何在市场波动中积蓄力量,在政策机遇中精准发力,是考验上市房企战略定力与经营谋略的“必答题”。

  

   二、上交所召开证券经营机构座谈会 与会机构一致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的重要要求,4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专题座谈会,与长江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国联民生、国泰海通、申万宏源、天风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等10家证券经营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三、金价高位震荡 后市还将走高?

  

   博时基金基金经理王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悲观情绪影响,大部分全球金融市场(包括权益与大宗商品)近期出现连续下跌。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亦受到一定波及,这是由于黄金通常被视为流动资产,可用于其他资产的保证金要求,因此在特殊风险事件发生后,黄金被抛售用于填补其他资产部位的亏损,“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不会改变黄金市场的原有趋势,当‘主震’过去后,黄金将是较快从崩跌中恢复的资产。‘余震’阶段中,其余资产仍可能受累于后续不确定性因素而进入中期定价再评估的过程,而黄金则是不确定性因素的受益者,此时其避险功能才会真正得到体现。”

  

   (亚汇网编辑:书瑶)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