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回顾
A股三大指数上一个交易日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涨0.25%,深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82%,北证50指数跌0.64%。全市场成交额11212亿元,较上日放量476亿元。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物流、供销社、跨境支付、贸易自由港、大豆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人形机器人、算力、液冷服务器、AI应用概念股跌幅居前。
今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1、公募拥抱科技拥抱创新 腾讯首次成头号重仓股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显示,在今年一季度的震荡行情中,基金强力拥抱科技拥抱创新,腾讯首次成为基金头号重仓股,宁德时代退居次席,贵州茅台则是第三大重仓股。在基金前五十大重仓股中,仅在A股公司中,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多达12家,包括半导体领域的北方华创、海光信息、中芯国际、兆易创新、寒武纪、圣邦股份等,以及苹果产业链龙头股立讯精密、PCB龙头公司胜宏科技等。今年一季度,基金加大了对港股的布局力度。在基金前五十大重仓股中,包括8只港股公司,分别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美团-W、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泡泡玛特和中芯国际。备受瞩目的是,腾讯首次成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共有1186只基金持有腾讯控股,持仓市值高达693.84亿元;宁德时代被1267只基金重仓持有,持仓市值合计553.69亿元;基金持有贵州茅台的市值为378.62亿元。接下来基金持仓较多的是阿里巴巴-W、美的集团、立讯精密、比亚迪等。
2、一揽子扩内需政策在路上 广东、上海等地谋划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今年以来,中国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活力。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多地正酝酿出台新一轮刺激政策。其中,4月22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力扩围实施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家电、家装、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消费更新升级。优化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积极促进入境消费,大力开发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技术应用场景;而在4月21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另外,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21日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而在4月22日,吉林省政府发布《吉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与此同时,辽宁省印发《提振消费6条政策》。
3、国家外汇管理局: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止汇率超调风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答记者问: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持续强化外汇形势监测,保持汇率弹性,有效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不断丰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止汇率超调风险,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4、上交所举办央企集团市值管理培训 中航工业中船等近50家央企资本运作负责人参加
最新获悉,4月21日,上交所在北京举办了针对央企集团的市值管理专场培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船集团、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国投集团等近50家央企集团资本运作负责人参加。本次培训讲解证监会市值管理指引,围绕国资委市值管理考核有关方面,帮助央企集团明确市值管理思路和要点,同时从实操层面为央企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运作提供参考。
5、工信部: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其中提到,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标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业软件标准,智能设计、智能管理等智能工厂标准,供应链建设、供应链运营等智慧供应链标准,数字孪生装备、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工业数据流通等智能赋能技术标准,网络协同制造、产销一体化运营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标准,工业无线网络、工业网络融合等工业网络标准,探索标准研制新方法,固化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形成典型场景系统解决方案标准,引导企业应用标准指导实践,构建企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机构策略分析
国金证券研报称,外部关税环境迅速变化,国金证券认为,医药板块同时具备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成长进攻能力,创新药板块实际地缘政治风险很低,血制品、器械和仪器存在国产替代机会,左侧板块一季报后反转在即,建议关注。贯穿全年持续建议关注创新药和仿制药主线,此外短期关税波动建议关注血制品和科学仪器设备国产替代。下半年建议关注左侧反转,一季报后,随着业绩逐步恢复和基本面修复,建议关注仿制药、连锁药房、器械、中药的个股困境反转。
中信证券研报称,精密仪器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对精密仪器封锁围堵风险提升。研究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复盘国际精密仪器巨头崛起经验,能从多个关键维度帮助我们把握中国精密仪器投资机遇。结合国内精密仪器企业市场生态,建议通过三条主线投资中国精密仪器赛道突围:1)寻找下游应用领域丰富的光学仪器赛道中的“中国蔡司”;2)寻找受益国内高端制造产业链崛起的电子测量仪器赛道中的“中国惠普”;3)寻找国产替代弹性十足的分析仪器赛道中的“中国赛默飞”。
华泰证券研报称,2025年3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额45.4亿元,环比增长39.5%,主要系季节因素改善及海外大储、工商储建设提速等,其中出口至欧洲逆变器金额达17.73亿元,环比增长63.7%。华泰证券认为“降息+旺季来临+大储起量”有望进一步促进欧洲需求释放。此外,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大力发展光储,需求呈现较强态势。长期来看,各地区“停电+电价上涨+风光装机高增长”仍为需求的核心驱动,逆变器需求逐步由点及面向新兴市场转移,随着光储的进一步降本,光储市场天花板有望抬升,看好逆变器需求的持续性。
今日金股推荐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