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这一趋势延续到2015年开局。截至4月23日,全国24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地方生产总值(GDP)数据,21省份经济增速同比下降,河北宁夏“逆袭”,增速同比增长。
24省份中,重庆以10.7%的增速领跑,山西省则延续了去年的低迷,以2.5%的增速垫底。
长江中游省份经济增速普遍较高
截至昨日,24省份已经对外公开了一季度“成绩单”,其中仅河北、宁夏的增速同比有所增长,广东省增速同比持平。
总体来看,中西部省份的增速依旧比较高,重庆与贵州两地的增速达到两位数。此外,长江中游的一些省份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如江西一季度GDP增长8.8%;湖北8.5%;安徽8.6%;湖南8.4%。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介绍,2011年以来,每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是放缓的,通常在第二季度,投资会加速回升,经济发展“企稳”。【详细】
一季度全国经济数据公布后,各地一季度GDP数据也逐渐公布出来。当总理看到“各地一季度GDP数据”时都着急了,四处发表讲话,甚至对还未公布数据的东北三个省领导拍桌子下军令状,年底完不成任务就要“算总账”。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探一下这份令总理都着急的数据报告。
从已经发布了经济“一季报”的22个省、市、自治区来看:
①公布数据的省市的GDP大部分都高于全国经济数据“7%”。
②重庆以10.7%的GDP增速领跑,海南在已公布的省份中垫底,河北经济相比去年一季度有了大幅度的好转。
③京沪经济增速均步入“6时代”。
④东北地区目前还没有一个省份公布一季度经济增速。就去年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增速分别是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东叔想今年经济增速可能更不太理想。【详细】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除东北三省、浙江、内蒙古、西藏外,目前计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2015年一季度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与各地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增长预期目标相比较,计有19个省(区、市)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未能达标,占已公布25个省(区、市)的76%。23日公布的中国4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再创新低,又预示当前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偏大。
多方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新增长动力提升的换挡期,为防止传统动力过快衰减,稳增长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加码,尤其是迅速推出一批基础建设投资项目,以确保经济得以在二季度趋稳。
下行 23省增速放缓
从已经公布的各省(区、市)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看,重庆、贵州继续排名靠前,也是目前仅有的2个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区、市);山西增速仅为2.5%,暂居榜尾,海南增长4.7%,倒数第二。
山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晓东称,山西省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山西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坚决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然而,即使是增长较快的重庆、贵州,无论是与去年同期还是去年全年相比,增长势头也都有所减弱。统计显示,相比去年一季度,除河北增长有所加快,广东持平以外,其余23个省(区、市)GDP增速均有所放缓;如果是跟去年全年相比,情况更糟,25个省(区、市)全部放缓。【详细】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4个省份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些省份经济增速均在放缓,且其中19个省份增速低于其今年预期增长目标。
具体来看,中西部省份增速领跑全国,重庆以10.7%的增速暂列全国第一;东部省份增速普遍放缓,但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煤炭大省山西经济继续大幅下滑,增速仅有2.5%,目前是全国最低。
多个省份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二季度首要任务仍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制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经济增速继续放缓
早在去年,各省份就已意识到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会较大,年初,多数省份都主动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就算如此,多数省份一季度经济增速未“达标”,目前仅重庆、贵州、天津、安徽等四省一季度GDP增速高于预期目标。
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增速领先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中,重庆增速最高,其次为贵州(10.4%)。而江西、安徽、湖北、湖南也保持8%以上的增速,排名居前。
东部省份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结构更为优化。北京、上海一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和6.6%,均低于同期全国7%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工业和投资放缓。不过,北京、上海金融、科技服务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两地服务业占GDP比重也居全国前两位,分别为75%、60%以上。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山西一季度经济增速继续大幅下滑至2.5%,目前增速全国最低。去年,山西经济增速也是全国倒数第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