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汇网首页 | 网站导航 | 论坛 注册

热点-奢侈品关店潮

不止LV!奢侈品关店潮将汹涌

据海外消息称,LV近来陆续关闭在华门店。据了解,关闭的店面共有3家,包括乌鲁木齐、广州和哈尔滨。登录路易威登中国官方网站发现,乌鲁木齐已没有店面,这也意味着路易威登已经撤出乌鲁木齐。记者致电此前路易威登所在的乌鲁木齐美美百货,工作人员表示该品牌门店已经撤出半年,不清楚以后是否会重张。【详细】

网络消费的高速增长,对线下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LV广州首店关闭其实是电商时代的侧影,也是正确认识并适应网络时代的契机。 【详细】

原因:奢侈品现关店潮 销售下滑的真相

国内奢侈品市场不景气,顶级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在华已关闭3家门店,其中已在乌鲁木齐全部撤店。分析表示,奢侈品品牌将在1-2年内继续出现关店潮,目前门店过百的品牌将出现更大调整。

在华关店已经成为奢侈品行业近两年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和2015年路易威登关闭5家店;爱马仕关闭1家店;巴宝莉关闭4家店;蔻驰关闭2家店;雨果博斯关闭7家店;巴黎世家关闭1家店;卡地亚关闭1家店。

这些奢侈品大牌在国内销售下滑的背后,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1、政策收紧,反腐打击国内奢侈品消费

在政策收紧,反腐信号明确之后,高档珠宝、腕表、箱包等过去的送礼热门货销售应声而跌。

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奢侈品明文进入政府禁止采购之列,条例于当年10月正式实施。2012年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公款消费奢侈品受到了明显遏制。在销售旺季的传统节假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务实节俭,反对“四风”的有关工作通知,从而进一步打击了国内奢侈品市场的消费。

2015年春节期间,无论个人消费、公司礼品采购等都少人问津,虽然多家奢侈品牌店内都推出各种优惠礼赠活动。有奢侈品研究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热门商场统计,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期间,单店有效客流未超过100人。【详细】

现象:奢侈品牌回归顶级小众定制

据了解,路易威登(LV)在中国要关闭的门店不止广州丽柏一家,之前一度围挡装修的无锡恒隆店也于今年初撤出。2014年至今,LV共关闭了4间店,除了北京、上海、杭州三地,其他城市将不会开设超过一家分店。中国市场萎靡,市场重心回归欧洲日本导致LV陆续关店,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奢侈品大众化,回归顶级定制小众化。

奢侈品关店潮蔓延,LV其陆续的关店也引起其他各大奢侈品品牌纷纷关闭或放缓在华门店的数量。2014年雨果博斯(HugoBoss)关闭了7家门店,菲拉格慕(Ferragamo)和杰尼亚(Zegna)分别关闭了6家,博柏利(Burberry)关闭4家。今年一季度普拉达(Prada)在中国门店数量达33家,相比2014年的49家有所降低,阿玛尼(Armani)门店数则从49家降至44家;而香奈儿(Chanel)门店数为11家。博柏利2015将关闭10家门店。多家奢侈品品牌的关店预示着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市场慢慢走向衰落。

过多的门店会把奢侈品变为“大众化”  

在201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同比增速高达30%后,背后LV、历峰集团(Richemont)、迪奥(Dior)等奢侈品品牌的净增门店数扩张着实疯狂,相比2010年分别多增加3到4倍。为抢占更多消费者,在占领一线城市之后奢侈品牌们又马不停蹄地进军二、三线城市。高调扩张的背后,是脱离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战略。对于二三线城市疯狂高调进军,当全国各地尽是奢侈品店铺,不仅违反了“顶级小众定制的品牌”才能称之为奢侈品的规律,而且将奢侈品的品牌变得“大众化”。另一方面,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也认为“部分门店业绩不好、过多门店对业绩改善效果不大反而承担更多成本、存在改造传统门店销售渠道的需求等都是奢侈品牌关店的原因”。【详细】

自救:奢侈品行业迎来寒冬 如何走出困境?

奢侈品公司为了打破业绩下滑的窘境,开始积极展开自救,目前主要有如下三种方式:  

1、关闭门店,缩减线下成本

在销售额锐减的情况下,奢侈品关店潮仍将持续。大多数奢侈品牌今年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将有部分门店关闭,多个奢侈品牌则表示今年将暂停在中国境内开设新店。

2014年是奢侈品关店最多的一年,其中Hugo Boss和Ferragamo分别关闭了7家和6家门店,Zegna关闭了6家,Burberry关闭了4家。值得注意的是,在Burberry最新公布的财报中显示,Burberry在中国关闭了10家门店,计划在新财年再关闭约5家,并小幅缩减平均销售面积。Gucci、Cartier、迪奥等也在国内减少授权的专营店,改为直营为主。

对于奢侈品来说,门店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打开消费者的钱包,又因为高成本伤害到自己。相比较其他品牌商而言,奢侈品牌店都选择在闹市区的商场和购物中心,以销售人员考究、店面装修气派而著称。如今这些都成为了业绩不景气下的严重包袱。

2、 打折促销,提升人气

事实上,打折促销并非奢侈品所愿。即便是过季尾货处理,奢侈品也都将这部分们货放在专营店、或者奥特莱斯店来进行。像现在这样,在上海、香港的闹市区直营店来打折,还并不多见。 【详细】

延伸:奢侈品关店潮 那些关于奢侈品的“罪与罚”

事情要从一条新闻说开来

英国工业革命最最重要的遗产,就是消费的需要,而消费时代里,被创造出来的最重要的理念,一个叫营销,一个叫时尚。而奢侈品消费,就是在这消费观念下的一种代表性的消费产品。它让人,可以肯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可以超越自己的经济阶层。从本质上说,这是极具资本主义特质的行为。

本周一,国人心中最有代表性的奢侈品大牌LV,关闭了其位于广州丽柏广场的门店,引来一片哗然。这已是LV自去年来在国内关闭的第四家门店。我们粗略统计发现,自2012年以来,包括LV、爱马仕等在内11个奢侈品大牌共在华关闭了18家门店。

关店现象并非个案,似乎席卷了整个奢侈品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Prada门店数量达33家,相比2014年的49家少了16家;Amarni门店减少了5家,香奈儿门店数为11家,是最多店铺时期的一半……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曾经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如今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富二代”正在成为奢侈品的拥趸,奢侈品消费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详细】

市场聚焦

外汇新闻

黄金市场

主要货币对

货币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tougao@yahui.hk
版权声明:亚汇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亚汇网专题频道
亚汇网编辑部 :haifa

往期专题

网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