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汇网首页 | 网站导航 | 论坛 注册

热点-第四次婴儿潮爽约

第四次婴儿潮爽约 二胎放开望提速

第一财经客户端咨询了多位人口学者,他们的回答基本一致,按照统计数据,从1992年中国年出生人口降到1875万之后,就一直没有超过1800万,尤其是最近十几年,始终在1500多万到1600多万徘徊,根本没有出现婴儿潮。【详细】

根据六普数据的推算可以看得出来,未来问题会远比现在更严重。在未来10年,中国23~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的数量将萎缩44.3%,如果生育率没有明显提升,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降至10%以下,比“超少子化”水平还要低一大截。【详细】

现状:中国进入低生育率国家行列 单独二孩政策遇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包括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在内的多家机构,围绕我国未来人口变化做了一系列测算,这些预测报告已经呈递给决策层,作为制定“十三五”人口规划的背景参考。

因为工作原因,2010年崔丽全家从北京搬到了南昌,环境陡变,5岁的孩子不愿去幼儿园,看着孤单的孩子,崔丽决定再生一个孩子陪她。

但现实是,崔丽和爱人都不是独生子女,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合法生育二胎。“我爱人在一家央企工作,超生可能会让他丢掉工作,也会让我和第二个孩子不能在北京落户。”崔丽说。

一些朋友选择了闯红线,“但那些高龄产妇惶惶不可终日,有的不敢去医院做产检,有的因为心理压力太大而流产。”她说。

崔丽一直等着政策落地,她只在2014年等来了“单独二孩”政策,但这对她来说还不够。女儿的一句话再次刺痛了她:“妈妈我已经10岁了,你再不给我生弟弟妹妹,我就长大了”。

对于这些迫切需要生育二胎的需求,国家卫计委显然已经关注到。

在2015年7月10日的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回答全面放开二胎问题时表示,“我们现在正在按中央的要求抓紧推进有关工作”。

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全面放开二胎,该事项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议题。【详细】

聚焦:生育问题引发经济波动 十三五将重点关注

人口出生率与股市、房地产市场、经济繁荣度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美国1946年开始的婴儿潮带动从玩具到房地产、汽车业的繁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人口学者、《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认为,中国目前老龄化加速、少子化严重的人口结构,恰恰需要一次婴儿潮,持续为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孩动力”。

中央党校经济学者周天勇对中国1974年到1994年人口增长变动数据与1994年到2014年经济增长数据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两者高度相关。  

他分析,人口因素是中国目前出现经济下行的首要原因。人口结构中婴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通过消费群体和收入边际消费率的不同,影响国内的投资消费,进而使经济下行。  

据之前媒体报道,人口问题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主要议题之一,二胎概念有望成为后期市场焦点。中信建投分析师表示,“十三五”规划预期人口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完全放开二胎是未来的趋势,将形成“二胎放开的预期”。A股中江南高纤、贝因美、戴维医疗、光明乳业等上市公司,涉及二胎相关产业业务。【详细】

投资:二胎概念望风生水起 投资者可借“基”生利

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将讨论“十三五”规划。随着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全面二胎”望放开,并配套包括医疗、养老、社会福利、放宽部分家庭生育孩子数量限制等政策条件,以缓解社会老龄化加剧之势。“全面二胎”放开预期升温,相关基金产品有望从中受益。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增长和生产率提高驱动,不过这种优势正在逐步衰退。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快速下降。近年来中国生育率长期保持在1.4%-1.5%的水平,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逐步暴露出现,表现在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出现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已成事实,中国经济高增长倚仗的人力资源优势不再,而新经济崛起尚未完成,经济增速继续面临下行压力,这势必会倒逼管理层考虑适当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由于2014年“单独二胎”政策对生育率提振效果并不明显,放开“全面二胎”已成时势所需。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临近,“全面二胎”有望成为会上讨论的议题,且很有可能会对当前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

若未来全面开放二胎得以实施,新生儿可能会有爆发性增长,年轻人口得以迅速增加,这能够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劳动人口增多加上科技进步,将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全面二胎”放开后,预计未来每年将有可能新增新生儿100-200万人,短期内将直接刺激母婴医疗、儿童用药、奶粉、母婴生活用品、玩具、婴幼儿教育、儿童服饰等消费需求。此外,当前市场逐步趋稳后有望迎来中短期反弹行情,叠加政策驱动预期的存在,二胎概念股或将成为为数不多的市场热点之一,相关基金产品有望从中受益,投资者可关注此类基金产品。

众禄基金认为,投资者可以从部分布局二胎概念的基金中分享潜在的收益,从基金重仓股看,可以选择华商盛世、大成蓝筹、汇添富优势及广发聚丰等。 【详细】

时评:让“婴儿潮”到来 不能单靠“全面放开二胎”

期待中的“婴儿潮”姗姗来迟,作为生育政策调整试水性质的“单独二胎”政策全面遇冷,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而低出生率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社会空心化等状况,未来中国社会谁来纳税?谁来消费?谁来养老?确实让人忧心忡忡,那么,化解“单独二胎”的政策尴尬,迎接“婴儿潮”顺利来临,真的单靠调整“单独二胎”为“全面放开”就能奏效?

应该说,由于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既定国策,中国人口出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轻装上阵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生政策也成了想多生多育孩子家庭的一道门槛,政策的设限肯定是中国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的一个重要因素,“单独二胎”的放开,出现了明显的婴儿出生率上升就是明证,可以想见,“全面放开”肯定会迎来婴儿出生率的较大增长,但是否会出现所谓的“婴儿潮”?恐怕值得商榷。

按专家的说法,中国前三次“婴儿潮”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比照“回声”理论,第四次“婴儿潮”近在咫尺,之所以欲隐欲现、迟迟不来,与计生政策的调整节奏“踌躇不前”密切相关。只要政策调整“一步到位”,民众的生育意愿和婴儿的出生率就能迎刃而解,人口的自然增长就能推动中国经济迎来新一轮繁荣与发展,而事实上,有一部分民众确实有再生育的需求,但放开二胎果真能如愿么?恐怕是专家的一厢情愿。

首先看一组数据:“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止到今年五月底,全国1100万对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妻仅有145万提出了再生育申请,数量之低令人意外。”实质上,符合生育“单独二胎”而未生育的占比高达90%,那么,是什么导致年轻夫妇不愿生、不敢生?至少有三方面的纠结:【详细】

市场聚焦

外汇新闻

黄金市场

主要货币对

货币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tougao@yahui.hk
版权声明:亚汇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亚汇网专题频道
亚汇网编辑部 :haifa

往期专题

网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