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各类移动互联网平台下的“约租车”、“专车”的争论沸沸扬扬。近日广州市交委提出,广州将投放首批2950辆“约租车”,经过政府许可的“约租车”将正式与市民见面。
陈小钢表示,广州本次投放的“约租车”,将采取试点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中标的4家企业是“约租车”经营和管理主体,并以开放的方式积极吸 纳各类互联网公司参与市场服务;约租车辆由企业出资购买,政府不统一采购;“约租车”不能在道路上巡游揽客,将通过电话、网络等通讯设备预约方式承揽乘 客;政府则侧重于为企业搭建平台和做好服务监管,避免“约租车”出现“巡游”等违规经营行为,且不会干涉企业合法的经营行为。
如今市面上的“专车”是否合法?陈小钢提到,目前“专车”的合法性尚未最后定论,但从经营主体来说,是不符合规定的。
目前,专车服务多采取“四方协议”形式,由汽车租赁公司提供具有汽车租赁牌照、具有运营资质的营运车辆,由劳务公司派遣司机,乘客叫车,专车服 务软件对接需求的模式。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部分专车公司采取了全职司机+私家车加盟的形式,陈小钢严肃指出,私家车参与运营,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非常 高,“坚决反对!”
有市民质疑,广州市交委推出“约租车”,是否想与市面的“专车”抢生意?对此,陈小钢回应,推出2950辆“约租车”试点,一是缓解“打车难”,二是改变传统“巡游”出租车运营模式相对单一。
据了解,广州市共有出租车21989辆,2013年广州市出租车完成客运量7。74亿人次,日均客运量212万人次。自2007年开始,广州市已累计增加出租车运力指标5640辆,但出租车数量的增长仍然不能满足供求矛盾。【详细】
据深圳商报报道,在今年的市“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通过提案、议案建言,可以考虑将专车纳入约租车管理,对其发展予以正面引导。
张建华委员认为,专车存在的市场基础,一是高峰期运力不足,二是现有出租车服务模式比较单一,部分高端市场需求出租车无法满足。现有的出租车管理需要改革,可以借鉴香港出租车管理模式。香港对出租车的管理在宏观上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发放的士司机驾照;统一确定的士收费价格;统一规定的士车型;统一划定经营范围和车站。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市民个人或公司都可以作为主体自由进入的士行业;车行之间自由竞争。
张建华委员建议,深圳可借鉴香港经验,进行出租车市场改革的立法工作,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从而让新的经营方式在法律框架内合法经营。要鼓励现有出租车行业增加“专车服务”,同时借鉴香港的“私家服务出租车(豪华房车)”模式,由主管部门设立车辆标准、运营范围,根据群众和市场的需求确定高、中、低等各品种的约租车,发放约租车牌照,由现有的有营运资质企业优先投标,先行先试,时机适当时放开由社会招标。约租车企业应依法取得经营许可;依法培训从业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从业车辆定期进行安全检测,使车辆符合安全及技术要求,办理运输证。
胡桂梁代表提出,交通部门要积极推动深圳出租车行业改革,尽快启动预约出租车的发展规划和方案,以发展预约出租车来正面引导、依法规范专车发展。同时,出租车企业也需要公开成本核算、降低租金,保障出租车驾驶员的正常收入。
张春华委员提出,专车的推广应该在政府可控的范围内,以避免“蓝牌车”大量涌入,破坏市场秩序。政府可以对专车进行登记和备案,对于专车上路可以进行分时段管理,比如需求大,交通繁忙的时候可以允许较多专车上路,法定假期可以鼓励专车上路,而平时,则对专车上路限制数量。【详细】
针对备受争议的“专车”问题,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在推出上海出租汽车信息平台的同时,市交通委、滴滴打车还共同成立了第一个约租车管理办法的工作组,相关各方将深入调研,制定出可操作、持久的工作机制,并有可能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将在1-2个月后公布。届时,上海有望在全国率先推出专车试点方案,而备受争议的专车合法化问题也有望得到破冰。
专车服务管理存争议查获非法客运案逾百件
无论是专车还是拼车,在优步、滴滴等公司提供的第三方平台上,都有大量私家车加入,而从现行法律法规上看,这无疑涉嫌非法客运。“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对私家车提供所谓专车服务的非法运营行为进行查处,而拼车行为查处起来却比较难。”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有关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今年以来,市交通执法总队不断加大对网络专车涉嫌非法客运的打击力度,已累计查获网络专车非法客运案件100余件。
由第三方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到底该如何管理?私家车能够作为专车加入营运队伍吗?其安全该如何保障?自滴滴、快的、优步等打车软件推出专车服务以来,这种争议之声就未曾终止。有人认为,私家车缺少营运资质,无法提供安全保障,不应该提供专车服务;也有人认为,专车服务填补了一些个性化需求的空白,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
专车合法需三项资质:企业、车辆和司机资质
“约租车(包括专车)是在目前早晚高峰时现有顶灯出租车不能满足供需矛盾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也是一种新的思路。”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说,对于这种新服务,如何在鼓励、支持的同时,又要进行规范,确保其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得到健康发展,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有智慧地去解决。【详细】
近日,5月18号,在上海市交通委、部分专车公司及部分出租汽车企业代表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上,“上海约租车试点方案”被提上日程,并有望于1至2个月内公布相关方案详情。
近期,有关专车公司及司机多次受到有关部门查处一事引发行业和媒体的持续关注。此次相关方案的提出,网友纷纷表示“专车打压潮”是否将有所缓解?专车合法化是否将在方案出台后正式启动?专车司机是否也可以光明正大去机场、火车站“拉活儿”了?
专车需求一升再升 市场空间不容小觑
前几日,某专车公司推出了最新服务,在返券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廉价车型的接送服务。纵观专车市场,无论“元老级”还是“小鲜肉”都纷纷使出杀手锏,低价让利也好,“打车”送大奖也罢,招揽消费者水平难分伯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