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汇网首页 | 网站导航 | 论坛 注册

中产家庭月收入4.5万

中国中产家庭月收入4.5万

在中国,有多少财富才能算中产?月薪一万元早已被网友们惊呼“拖中产的后腿”了,最新一份关于北亚地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中产阶层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自认为是中产的家庭月收入为45202元(约6858美元),这一数字在四个地区中排名第二......【详细】

家庭月入4.5万才叫中国中产,没150万流动资产不叫成功。月薪1万的工薪家族惊呼拖了“中产的后腿”,这句话的解读是,月入1万的家庭,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中产家庭,可看到如此高的中产门槛,只能惊呼“沦为中产的底层”,甚至怀疑自己还是中国中产吗...【详细】

调查显示:家庭月收入达45202元算中产阶级

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与“财富”密切相关。那么,这些月入4.5万的中产家庭生活的如何呢?数据显示他们普遍比较自信,85%的人很满足当前的生活。同时,在受访北亚区中,中国内地中产阶级对未来生活预期也最为乐观,他们普遍认为他们未来一年的生活将优于当下。   

在预期将会改善的因素方面,“资产价值”、“可支配资金”和“家庭生活”位列中国内地中产阶级的前三选择,然而,他们对“健康”、“休闲可用时间”、“居住地周围环境”的改善信心度较低。高达接近七成(69%)的中国内地中产阶级把健康列为首要人生目标,随后才是“愉快的婚姻或关系” (47%)、“成功的职场生涯” (40%)。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2014年年鉴披露的上年江苏家庭总收入,收入最高的那1/10家庭,一个月也才平均入账2万多元。

我们来看一看这份2013年江苏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报告,一共抽样调查了2464户家庭,将这些家庭分成7组,最低收入户占10%,低收入户10%,中等偏下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等偏上户20%,高收入户10%,最高收入户10%,即使是这站在最高一层金字塔上的10%最高收入户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过92051元,按当年江苏平均每户人口2.97人计算,这部分家庭平均每月收入不过才2万2千多元。这样算一算,月入4.5万的家庭,在所有城镇家庭中的占比肯定不足5%。【详细】

中国中产阶级往往具有的三个标准

说起中产阶级,相信大多数人脑海中便会浮现“一栋房子、一辆车、两三个孩子、一条狗”的场景。实际上,如何定义中产阶级,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从世界范围来看,中产阶级其实规模较小,其生活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富裕。

过去评估认为,全球中产阶级多达20亿人,而来自皮尤中心的研究显示,即使用最宽泛的定义去衡量,即把日均生活费从10美元到100美元的人都算为中产阶级,也仅有17亿人能够达标。

皮尤中心还指出,虽然发展中国家经济实现了可观的增长,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还是较为缓慢,因此一些跨国公司恐怕要调整市场战略,不能寄希望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难地区中产阶级规模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大。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2011年,给中产阶级设定了一个粗略的定义:足够大的房子,足够薪水供养家庭,同时有医疗保障和退休金。【详细】

对于中产阶级的“中”字究竟代表了啥意思?

中产阶层是什么样的?用一句粤语来简单概括,就是“有车有楼养番狗”,这不仅是一个财富收入的概念划分,更是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价值取向的划分。在一个橄榄形的稳定社会中,中产阶层的群像是这样的: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算得上知书达理;坐在办公室里做着重复的脑力劳动,不会任性地跳槽;有一个安稳的家庭,为自己的养老和孩子的教育而稳定地储蓄投资,或许会有每年一次的旅行,但不会随意迁徙;消费着中等品牌,去稍有格调但不奢华的餐厅;认同或形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中庸,追求稳定,不做也不想做出格的事情— 他们是纳税人中的大多数,也是社会行为的大多数,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简称“主流”。

回到中国的中产问题上,的确中间收入者是达不到上面那个“主流”标准的。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也并不需要家庭月均收入4.5万,毕竟,这是一个保险公司做的调查报告,必然有引导理财观念和商业养老的考虑。不过,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真的要比能达到这样的生活水平更多一点的财富,才能带来不愁生活养老的资产安全感。 【详细】

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增长缓慢 远不及中国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9日报道称,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一份报告,2011年印度的贫困率从十年前的35%降至20%,10年内有1.33亿印度人摆脱了贫困,这个数字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仅次于中国。2011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中国人仅占人口的12%,10年前这个数字高达41%。

贫困率的下降使印度低收入人口—日收入在2至10美元之间的人—增加了2.73亿,从2001年的63%增至2011年的77%。另一方面,印度中产阶级这10年内变化很小,从2001年占人口的1%增加到2011年的3%,研究报告称这样的增长“不管根据什么标准来衡量都太小”。

报道称,事实证明,发展庞大的中产阶级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挑战之一。长期以来,新兴经济体的相对优势一直是以很低的成本向发达市场提供产品,因为它们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庞大的中产阶级可以给国家经济带来有益的变化,包括能够增加消费在经济中的份额。消费被认为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稳定的组成部分。在成功地使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以后,中国领导层最近已经强调增加消费的重要性,以降低出口型经济的风险。

报道称,尽管在本调查涵盖的这一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极快,但它们仍远不及西方国家富有。在印度,97%的人口属于贫困和低收入人群。印度中位数日人均收入增长较慢,从2001年的2.39美元增至2011年的2.96美元,增幅仅为24%,而同一时期中国的增幅达到126%。 【详细】

市场聚焦

外汇新闻

黄金市场

主要货币对

货币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tougao@yahui.hk
版权声明:亚汇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亚汇网专题频道
亚汇网编辑部 Mars

往期专题

网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