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2024银行年报季将在4月底结束,什么样的内容最受各方关注? “每到年报季,我们行领导最关心的就是社会上发布的各种薪酬数据,尤其是员工平均薪酬。我们也跟着提心吊胆。”日前,某全国性商业银行内部人士戈怡(化名)向财联社记者坦言,每年3、4月份,他们都要盯着网上的各种相关内容不放,唯恐“茶壶里的风暴”会被放大。 原因也并不奇怪——银行向来被看作高薪行业,而近两年金融业遭遇“重拳”也与之有较大关联。那么,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员工人均薪酬到底是增长还是减少呢? 六大行员工均薪“普涨”!纸面数据32万起,但业内人士多不认可 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员工平均能获得多少劳动报酬?或许我们可以从各大银行的年报中窥见一斑。 今日,依据行业普遍认可较为准确的计算方式(注:职工薪酬总额=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费用);职工人数=期初员工人数和期末员工人数的均值;两者相除得出最终数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2024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家国有大行的员工人均薪酬分别约为35.28万、36.00万、37.13万、35.89万、45.06万、32.95万。 在同样的计算维度下,上述六家国有大行2023年的员工人均薪酬分别为33.92万、33.57万、35.54万、35.46万、44.14万、32.9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60
4月15日金融一线消息,北京银行今日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北京银行董事会秘书、首席财务官曹卓指出,去年末,北京银行存款规模较年初增长3,796亿元,如果跟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这个增量在这12家里面是排第三位,超过了十家股份制银行。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49
4月15日金融一线消息,北京银行今日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谈及数字化转型,董事长霍学文表示,经过过去三年数字化转型,北京银行夯实了技术底座,打赢统一数据底座,统一金融操作系统,统一风控平台。 霍学文指出,以前的银行系统都是一个一个的单件的,有很多重复建设,也有很多的功能,建立起来之后不能互用。为了让银行新建的系统和老系统能够打通,让老系统之间能够相互赋能,北京银行建设了一个可插拔的基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系统,即统一金融操作系统。 “我们在做统一金融操作系统的过程当中,消除了系统之间的壁垒。”霍学文表示,通过统一金融操作系统,把各个系统的功能,按照最小模块化落地到统一操作系统上,将其标准化,实现功能的可插拔、可叠加,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投产时间平均降低了60%,研发交付能力提升了20%。 “这个操作系统获得了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二等奖,这是很难得的。也是北京银行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获得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二等奖。”霍学文说。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72
4月15日金融一线消息,北京银行今日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霍学文表示,数字化转型是银行的生命线、生死线,也是发展重要的一关。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要高质量发展。 霍学文谈到,在数字化转型的第一阶段,北京银行实现了技术能力全方位提升、业务模式全方位升级、组织形态全面升级。 在组织形态方面,霍学文表示,一是干部员工的思想认知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一线员工的狼性精神越来越足,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大大提升。他提到,AI特训班报名人数上千,大家踊跃参加。通过特训班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的能力。 二是不断加强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的融合。“我们在很多特训班上是以问题来组队,组队之后大家进合适的比赛,我们也做了超级训练营,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我们一线员工应用科技的能力。”霍学文表示,北京银行特别注重所有开发的功能,要让一线用起来,让员工用起来产生价值。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43
来源:财联社 又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今日上午,广西巴马农商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明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调整后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均为2%。 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4月以来,国内已经有30家银行下调定期存款产品的利率,且多以中长期限为主。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家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4月起集体下调存款利率,除了存款自律机制持续起作用外,最主要原因在于“开门红”于3月底正式结束。 巴马农商行明日起下调利率元旦前曾“紧急”上调 今日上午,广西巴马农商行在官微发布了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通知。在通知中,该行表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利率政策,其决定自2025年4月16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为1.45%,二年期为1.55%,三年期、五年期均为2%。 本次巴马农商行是向上调整还是向下调低利率呢?依据该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此前文章,财联社记者找到了答案——下调。 该行去年底曾发布通知,自2024年12月31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为1.55%,二年期为1.85%,三年期、五年期均为2.35%。显然,对比来看,本次该行最大下调幅度为35个BP。 而从通知时间来看,该行去年底的这次调整,也明显有赶在今年元旦之前紧急上调利率的意图。 为何这么说?在去年下半年国有大行集体降息后,巴马农商行11月份曾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42
4月15日金融一线消息,北京银行今日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表示,人工智能一定会重塑银行业,人工智能一定会重塑我们的学习、思考和行为。 霍学文介绍,北京银行正在不断打造AIB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的平台,整合了全行八十余项大模型的服务,推出了二十余款智能化的产品,50项运营效率工具、十项GPT的创新助手。基本上,员工每天都在使用AIB工具,到现在已累计有18万次的检索和服务。 “我们会进一步让北京银行每一个员工都成为AI的应用者、推广者、实践者和受益者。”霍学文说。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39
4月15日金融一线消息,北京银行今日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表示,北京银行的智能决策水平大幅度提升,已建成并上线了七大水晶球,包括零售水晶球、对公水晶球、金融市场水晶球、风控水晶球、客户水晶球、科技水晶球在内的多水晶球一体化数字化管理体系。 “这七大水晶球上线以后,使得我们这个管理能力由经验决策走向了数字决策,产品竞争力大大提升。我们按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重塑了我们的产品开发、客户体验和消费者金融服务。”霍学文说。
4月15日金融一线消息,北京银行今日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副行长(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戴炜指出,面对息差下滑,北京银行具有成本费用比的优势。 他提到,北京银行长期以来在费用方面控制都比较严,成本收入比始终是行业较低的水平,2024年成本收入比是29.13%。 戴炜表示,北京银行如果未来提升一定比例的成本收入比,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高的息差的水平。另外一方面,在低利率的时代、低息差的时代,这恰恰也是我们北京上的优势。 “我们北京银行到去年底4.2万亿的资产,我们的员工人数是2万人。其实在未来低息差低利率的时代,人力成本可能是一家银行最大的成本。”戴炜表示,在这方面来讲,我们过去可能经常会说,北京银行的人还是少了。但是从未来来讲,北京银行的人少,可能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戴炜谈到,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AI的时代,我们不需要投入那么多人,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提高我们的产能,提高我们的效率,可以通过AI来替代很多重复性的劳动来解放很多的人力,用于我们更多创造价值的领域,能实现我们的销售。他举例到,通过这几年的数字化转型,北京银行从过去一个支行的营业室柜台平均用人7到8个,到现在减少到了3到4个。实际上这些释放出来的人力,绝大部分都转型到了营销一线,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戴炜同时指出,随着数字化转型和AI时代的到来,银行可能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网点了,或者不再需要那么大的综合性的网点了。 “所以我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45
来源:中国工商银行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银联国际、越南国家支付公司(NAPAS)、越南外贸银行(Vietcombank)正式签署《中越二维码零售支付互联互通的四方合作协议》。本次协议签署是工商银行落实两国高层共识,助力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工商银行作为中越二维码零售支付互联互通项目的中方清算银行,积极协调与银联国际、越南国家支付公司、越南外贸银行等各相关方的沟通合作,创新推动中越跨境二维码支付清算服务。该项目旨在深化中越支付网络互联互通,围绕两国消费者跨境支付需求,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不断充实中越经贸务实合作。 目前,工商银行在越南设有河内分行和胡志明代表处2家机构,是越南当地服务客户最多、覆盖范围最广、产品最丰富的中资金融机构,是越南首家具备人民币跨境支付直参行资格的中资金融机构。工商银行将携手中越金融同业积极服务中越经贸大局,提升投融资、跨境支付、全球现金管理等综合服务水平,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框架对接深入、新时代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44
2024年,已有10家上市银行追索扣回薪酬超1亿元。 反向讨薪已经成为上市银行的常态。在2024年年报中,大部分上市银行都提及“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薪酬机制,同时,有10家上市银行公告了追索扣回的具体金额,合计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年初,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银保机构建立并完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以来,已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过“追索扣回”的具体金额,其中,不少上市银行已连续披露3年,累计金额接近3亿元。 3年反向讨薪近3亿元 第一财经根据年报统计,截至目前,A+H股合计已有10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反向讨薪的具体金额。其中,追索扣回金额最高的两家为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和浙商银行(601916.SH)。 中国银行已连续两年披露反向讨薪的情况,合计金额5525万元。2024年,该行共计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金额合计3250万元,人均追薪1.3万元。2023年,该行共计对205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金额合计2275万元,人均1.1万元。 除了中国银行,其余国有大行均未披露反向讨薪具体数据,仅表示报告期对相应人员执行了反向追薪制度。 比如,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称,按照相关办法对因违规违纪行为或出现职责内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等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15日 23:03 35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