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凌晨2点40分左右,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桥镇鱼芽社区河边组一栋7层居民楼发生垮塌,68名住户无一人伤亡。事发时如果不是骆开素及其丈夫姬远奎及时发现险情,并挨家挨户叫醒住户撤离,后果不堪设想。夫妇俩因此被网友赞为“中国好邻居”。
据骆开素回忆,6月8日晚她有点头疼,比平常睡的早,大概晚9点多入睡。凌晨忽然听到窗外有响声,连忙叫醒身边熟睡的丈夫。“一开始我怀疑是不 是家里进贼了。”骆开素说,他们买的房子位于6楼,1楼是租来的门面,去年门面遭遇盗窃,夫妇俩才在后门边摆了张床住下,让3个孩子住6楼。
第一次开灯起来,姬远奎前前后后看了,没发现什么异常。关灯睡下没多久,骆开素又听到外面“咚”的一声,开灯坐在床头一看,对面墙上的石灰在往下掉。骆开素感觉不对劲,赶忙叫起丈夫去外面察看,当时是凌晨1点10分左右。 姬远奎打开门面后门,拿着电筒出去看。这时,住在3楼的房东被前后两次动静吵醒,问姬远奎出什么事了。了解到房子有危险后,房东周林刚下楼跟姬远奎一起绕着楼房察看,骆开素则跟房东太太一起上楼,挨家挨户地敲门。
骆开素说:情急之下什么都顾不上,我的孩子们住在6楼,也没有想到先救孩子,只记得拼命地跑上去,每一层都挨家挨户地敲门喊人。7楼的两家是房东太太去叫的,她最后叫到的是6楼自己家【详细】
10日下午,遵义市汇川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对9日发生的房屋垮塌事故进行相关介绍。
汇川区人民政府分管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副区长刘家育介绍,事故发生后,专业抢险救援人员利用生命探测仪等设备开展搜救工作,最终确认全部18户住户68人均安全撤离,无人员伤亡。受灾的群众按照每户10000元的标准由汇川区高桥镇人民政府对受灾群众进行临时救助。目前,汇川区住建部门已准备好房源,确保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事故发生后,当地立即对事故原因开展调查。经初步查明,倒塌房屋修建于1995年,当时为3层,2005年房屋业主未经审批私自加至7层,导致房屋基础不稳,出现不均匀沉降。在抽查房屋修建时所用材质和砂浆时,发现其均未达到应有标号,造成墙体强度不够,导致房屋倒塌。
目前,遵义市汇川区在全区范围内启动违法违章建筑及老旧房屋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详细】
6月9日凌晨,贵州省遵义市高桥镇鱼芽社区一栋居民楼在地图中查看垮塌,该居民楼高7层,有68名住户,68人毫发未损。这68户居民是很幸运的,因为在楼房倒塌前,他们都顺利离开了房间。他们的幸运依靠的是一对夫妻。这种幸运纯粹属巧合。楼房即将倒塌的时间是凌晨1点,这个时候大多数居民都已经熄灯作息。这对救人的夫妻由于开了一个小卖部,为了多赚点钱,经营到了下半夜。
救人的夫妻值得点赞,救人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但是,我们不能被感动的泪花,冲昏了头脑。这种幸运不会属于所有人。假如情节稍微改动,就没有了幸运。
需要搞这样几个假设:其一,假设小区没有这样一对开商店的夫妻,那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已经深深熟睡,他们能逃过一劫吗?其二,假设虽然也有这样的小商店,但是有几家小商店会经营到凌晨1点,如果店主人也回家睡觉了,他们还能逃过一劫吗?其三,假设发现危楼的不是小区里的居民,而是过路的群众,这过路的群众愿不愿意多管闲事?其四,即使,过路群众发现险情后,愿意多管闲事,也去挨家挨户敲门,门里的人能相信吗?
幸好,小区里有人经营到深夜;幸好,挨家挨户去敲门的是邻居。一旦情节稍微改变一点点,这注定是一场在劫难逃的悲剧。就在前段时间,也是在贵州,也是一栋大楼倒塌了,而那场塌楼事件就是一出悲剧。
这起事件里确实有泪花闪闪的感动点,但是也有冷汗直流的漏洞。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如下几点:
为何只能挨家敲门喊人?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为了让居民出来,这对夫妻是挨家挨户的敲门喊人。其实,这也是很危险的。如果不是倒塌的时间恰恰吻合了喊人出来的时间,或许就连这对夫妻也就不幸运了。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能只依靠挨家挨户的敲门,更应该有警报装置。我们有“防空警报”,能否在小区也设置这样的“警报装置”?【详细】
一栋7层高的居民楼一夜之间成了一片废墟,68户居民赖以避风的港湾以及多年来兢兢业业置办的家当毁于一旦。万幸的是,由于一对夫妇深夜的偶然发现挽救了68名住户的性命。然而,“没有人员伤亡”这样一个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显然不能掩盖楼体坍塌这样悲剧似的剧情。
一座楼房,说倒就倒了,难免令人反思。近些年来,“楼脆脆”、“楼歪歪”事件,并非发生在一时一地,常见媒体披露。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可大意轻心。究竟如何防范治理,却是常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如果安全措施真落实了,就不会发生姬元奎、骆开素夫妇三更半夜挨家挨户敲门的感人事迹。
在百度搜索栏随手输入“楼体坍塌”的字眼,就会出现一系列类似报道:贵阳9层居民楼瞬间垮塌,仍有16人失联;居民楼下堡坎坍塌,涉险居民撤离;兰州居民楼两个单元坍塌,被埋人数不详......显然,此次遵义市楼体坍塌事件并非个例!显然,并不是每一次居民都能死里逃生!不是每次楼垮事件,都有姬元奎、骆开素们在临危之际去挨家挨户敲门告知。
要想尽量少发生或不发生居民楼垮塌事件,避免居民因房倒屋塌遭到不幸,不能把筹码全部压在凡人义举上。事实上,“好人365”也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份美好希望。治本之法,是要有一个刚强管用的房屋安全保障机制。
建立楼房质量信息平台,实行楼房体检制度,十分必要。房管部门需要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心中有数。一块城区,有多少座楼房,都是什么年龄,身体状况咋样,有没有“贵恙”,是经常发烧感冒,还是病入膏肓,都要有完整的病历存档。要建立这样一本明白账,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为楼房的健康状况进行体检。人为了自己的健康,时不时到医院做体检,作为人的安居之所,是否安全,也需要进行体检。对楼房定期体检,定期上门诊查医治,有危险适时告诫,达到一定危险级别,及时下达病危通知书,才是广大居者万无一失的安全屏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