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汇网首页 | 网站导航 | 论坛 注册

人民币跻身货币“四大金刚”

人民币跻身全球货币“四大金刚”

人民币8月首次超过日元,成为全球前四大支付货币。记者昨日获悉,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以价值计算,人民币8月超过日元,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的全球前四大支付货币。【详细】

印尼新任商业部长托马斯日前认为,印度尼西亚盾和马来西亚令吉一样,币值被严重低估,他鼓励东盟各国改变游戏规则,多使用人民币交易以稳定货币。托马斯认为逐渐崛起的中国,已准备好肩负更大的经济责任,如今印度尼西亚约20至30%的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交易。【详细】

探因:人民币为何成为世界前四大货币?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最新研究,八月份人民币首次超过日元,成为全球前四大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   

投资者在谈论美元是否会贬值,其实若贬值欧元可能会更快。星期一,欧洲央行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会议。

人民币崛起成为国际货币不仅是不可阻挡,而且,人民币前进速度为跨越式发展。根据总部设在比利时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研究,八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再次达到一个里程碑,支付上涨,超过日元,成为第四大支付货币,在全球贸易支付中占28%,人民币表现出巨大潜力与惊人气势。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银行,全球大多数国家银行已使用这个系统,为银行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提高结算速度。该协会在全球范围内发出或接受标准化金融交易信息,还与世界各地信息等机构,包括美国财政部等有合作。

中国经济实力在全球市场中有目共睹,当中国经济打喷嚏,世界经济也会得肺炎,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有了较大飞跃,人民币上升约0.8%的份额,在亚太地区,人民币是最活跃货币之一,大陆和香港许多地区使用人民币付款或贸易。

2015年第一季度,欧元兑美元下降约20.7%,低于高峰时期2009年的27.6%,欧债危机让欧元经济退缩,同时,日元外汇储备上升4.2%,而人民币外汇储备达到64.1%,从61%上升至64.1%,人民币成为世界上最大支付货币之一,并且超过了日元。

反之,八月份美元占全球支付上升至44.8%,七月份是43.6%,2014年1月是38.8%,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进步较快。欧元份额从28.5%下降至27.2%。

英镑也失去一些吸引力,从8.7%下降到八月8.5%,2014年1月是9.4%,人民币市场份额提高,香港作为世界上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人民币支付占贸易的70.4%,随着国际化进程,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中越来越重要,非洲金融中心正式地用人民币作为结算或清算货币。【详细】

解读:人民币国际化,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绩的认可

人民币加速国际化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利好信号。一方面,这是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成绩的认可;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也将对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改革、建立更为开放高效的市场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命题,起到推进作用。。   

这无疑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截至今年8月份,已有100多个国家使用人民币支付,超过1700家金融机构以人民币进行全球支付。2012年人民币国际决算货币居于世界货币第12位,而仅仅3年之后,人民币就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支付货币。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锐不可当,这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考虑到外汇储备资产安全、全球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业发展与国内需求转型的需要,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是由中国经济实力和进出口总量以及中国央行的意愿所决定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显然能为人民币提供内在的价值支撑,而进出口总量的连年攀升,也降低了人民币的使用风险,使人民币更具价值确定性。  

而且,中国央行也在极力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内地,推进了前海、浦东等国际结算中心,在香港等地则建立了离岸人民币中心。不仅如此,中国高达数万亿的美元储备,也壮大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底气。尽管某些舆论称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是一种失策之举,但实际上,巨量的美元储备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强护法。  

人民币加速国际化,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出国旅游、购物更为便利,随着人民币获得更为广泛的国际认可,富裕起来的民众在海外投资也更为有利。而更长远的益处在于,中国在国际贸易、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权重,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而不断提升,进而将增强中国在国际贸易与金融体系中的参与和决策地位。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有观点认为,资本管制开放有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应当说,这一风险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噎废食。实际上,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正在不断扩大,就是通过发现价值洼地,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提升投资投入产出比,让中国政府和民众的资产获得更好的收益,这一诉求有赖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步推进。 【详细】

展望:人民币超越日元可持续?三大原因助力大势所趋

人们在为人民币SWIFT排名上升而欢欣鼓舞之时,也没有忘记排名的动态性和偶然性,毕竟人民币也曾在去年3月和今年2月分别出现过排名下降的情况。那么,这种人民币使用量扩张的势头能否持续下去?中国能坐稳SWIFT排名第四的交椅吗?对此,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研究员巴晴在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表示,人民币SWIFT排名取得的最新突破与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一脉相承,人民币的全球使用量已基本呈现快速扩张趋势,人民币继续保持超越日元地位具有一定可持续性。这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日元作为全球使用货币,其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比中已相对稳定。根据SWIFT资料,2014年至今,日元市场占有率基本保持在2.65%左右,2015年以来略微增长,今年前7个月的平均市场占有率达2.79%,但基本维持在2.7%~2.8%的水平。相比之下,8月人民币市场占有率从7月的2.34%大幅上升至2.79%,已基本达到日元的月平均使用量,而且人民币在亚洲区内国际贸易交易中的使用持续增长,对人民币后续排名及支付市占比有实质性的支持。根据SWIFT近期报告,台北、新加坡、首尔以及悉尼和吉隆坡作为区内新的人民币结算中心后,人民币在亚洲区内的贸易及融资使用明显增加,大部分亚洲国家对人民币使用量已经从与中国贸易支付的低于10%上升至介于10%与50%之间,人民币已成亚太地区与中港跨境支付的最常用货币。

其次,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使用量的加速增长。SWIFT报告指出,人民币的8月外汇交易金额按年增长50%,按月增长20%,可能是受到中国央行引导人民币中间价贬值措施影响,那么这对人民币国际使用增长是否具有持续作用?对比此前人民币汇率变化,201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过两次主要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一是2012年4月央行扩大人民币兑换美元单边波幅至1%;二是2014年3月,央行扩大人民币兑换美元单边波幅至2%,当年1~6月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幅明显加宽。在这两个时期,SWIFT统计的人民币使用量均保持了相当幅度的持续增长。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比例从0.35%上升至0.63%,并跻身全球第十三大支付货币。2014年3月后,人民币市场占有率增长更为明显,从1.43%上升至2.17%,2014年11月排名上升至第五位。说明人民币国际排名的提高,其增长动力更多来自跨国贸易及融资中的实际使用,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变应会起到“助推器”作用,令人民币汇率向更为市场化方向发展,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领域更被广泛接受。

最后,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基建、政府合作层面推出的多项措施,将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在系统建设方面,本月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成功上线运行,该系统采用与SWIFT兼容格式,便利境外机构进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在政府合作战略层面,与“一带一路”经济体进行基础建设、对外投资及大宗商品能源采购的贸易投资活动,将大大带动在新兴经济体、能源输出经济体中使用人民币,这些都将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贸易投资及价值储备货币中的排名和地位提供持续性支持。 【详细】

延伸: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正式亮相 实时全额结算提速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8日成功上线运行,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

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迫切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支撑业务发展。人民银行于2012年启动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该系统按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便利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支持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等业务。

其主要功能特点包括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处理客户汇款和金融机构汇款业务;各直接参与者一点接入,集中清算业务,缩短清算路径,提高清算效率;运行时间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人民币业务主要时区等。

为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规定了参与者准入条件、账户管理要求和业务处理要求等,同时推动成立了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独立运营CIPS。该公司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和管理。【详细】

市场聚焦

外汇新闻

黄金市场

主要货币对

货币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tougao@yahui.hk
版权声明:亚汇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亚汇网专题频道
亚汇网编辑部 :haifa

往期专题

网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