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探讨,学界机构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观察者网两位重要作者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朱天教授,以及东南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华生都在观察者网发布长文,对此提出过质疑。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教授,也在做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北大国发院《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圆桌讨论会上,他发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姚洋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的确确存在,他分析从中等收入国家成功迈进高收入国家的成功案例后,发现这些国家具有8大共性,比如被国内主流经济舆论所批判的高储蓄高投资、比如制造业发展好、再比如政治稳定等等。这8大特点中,中国有一个方面仍需努力改进。具体是什么呢?
很多国家在中等收入区徘徊几十年上百年
中等收入陷阱在国内已经有了很多讨论,事实上对是不是存在中等收入陷阱,就有一些疑问。我们现在在做研究,从数据上还是比较明确的能看到,的的确确存在着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要达到世行的中等收入标准,相对比较容易,因为世行2012年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GNP)1035美元以上就是中等收入国家了。1035美元及以下的低等收入国家全世界只有20个。【详细】
24日财政部部长在参加论坛会议时表示,我国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部长称目前中国最关键的任务是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那么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一个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目前在经济学者内众说纷纭:
1、社会建设滞后论
认为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建设滞后。
许多现在正苦苦挣扎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的国家,如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和东亚的马来西亚等国,他们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社会建设的滞后将会导致发展中国家步入“中等收入陷阱”。虽然这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直到最近,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 GDP3000 美元到5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主要原因就在与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只注重增长速度和经济建设而忽视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滞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收入差距过大,中间阶层“夹心化”,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以及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造成产业结构失衡和粗放型经济增长。致使拉美国家发展停滞不前的“拉美陷阱”就是对社会建设滞后的一个形象刻画。
“拉美陷阱”主要是指分配不公,进而指两极分化的社会、动荡不安的城市和毫不守信的承诺等。郑秉文从“拉美陷阱”导致的“方形轮子”式发展带来的恶果、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的收入消费脱节以及经济长期增长的停滞以及“贫困性增长”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建设滞后是造成发展中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详细】
近日,关于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话题随着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一番话又再次被热议。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5日在“清华中国经济高层讲坛”表示,中国在未来的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可能性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对于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舆论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乐观者,如林毅夫就认为2020年中国就将有望摆脱世行眼里的中等收入陷阱,理由是中国经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而悲观者,包括一些国际机构则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依据则是中国的人均收入难以进一步提高。
这些争议,在中国目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背景下,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中国经济能否在下一个阶段完成战略转型,改革能否持续稳定释放红利的不同看法。更进一步的来说,也是看好与看空中国两种意见的直接较量。
对于中国来说,即便中等收入不是陷阱,也是个大坑。而要爬出中等收入的大坑,却并不是那样容易。
对此,楼继伟提出了五个措施来避免中国划入中等收入陷阱:一是大规模进口粮食;二是废除户籍制;三是加强工会;四是农村土地改革;五是改革社保制度。【详细】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表示,未来5至10年内中国有50%以上的可能性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楼继伟指出,现在中国关键的任务就是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6.5%至7%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就要求我国在未来的5至7年内,做好全方位改革,解决市场中仍然存在的扭曲。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之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失去动力最终陷入停滞。亚洲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被视为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典范,而南美的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则被认为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表示,从各个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来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有几种,包括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发展战略失误、要素和产业升级速度缓慢、市场化和法制化制度建设缺失等。
出他指出,中国非常重视研究和学习其他经济体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和教训,围绕全方位提升生产力这一中心,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政府简政放权、便利资源流动和市场化配置的改革以及提升社会知识水平等相关措施。未来随着这些改革政策的推行,中国绕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将会逐步上升。
对中国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楼继伟提出了5点措施,包括农业改革、户籍改革、土地改革、增加就业灵活性和划拨国有资本适当降低社保费率。楼继伟还指出,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难题是去杠杆化,不能再积累杠杆率了,否则高杠杆爆发之时是无法收拾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