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汇网首页 | 网站导航 | 论坛 注册

珠三角制造业倒闭调查

珠三角制造业危机:电子厂重灾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步履维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对公开报道的不完全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共有76家企业关门,其中东莞占27家,比例超关门企业总数的1/3。珠三角制造业是否又迎来了一次危机?哪些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制造业该如何转型?记者深入珠三角地区,为你解答上述问题。【详细】

从去年开始,LED荧光粉商李维就明显地感受到经手的现金越来越少,支票越来越多。今年来,李维经手的基本都是支票,而且拿到的不是原手票,到他手上之前,就已经转了好几手。【详细】

2015-11-02 第346期珠三角低端制造的危局

现象:珠三角制造业的冰与火之歌

2015年的珠江三角洲,制造业正经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中的电子、陶瓷、家具企业倒闭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另一方面,“机器换人”、跨境电商等新型工业化浪潮方兴未艾。两股激流的交织、碰撞中,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戏正在上演。

“活下去就是胜利” “对于传统的制造业而言,现在已经不是经济下行压力,而是下行通道。”

2015年十一国庆长假之后,东莞长安镇金宝公司一家电子厂员工返厂后惊讶地发现,自己工作的生产线已被拆除,车间宣告关闭。金宝电子为惠普、戴尔、IBM巨头代工电子产品,其母公司金仁宝集团是台湾知名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

之前的7月份,东莞鑫佑光电科技公司被爆出突然倒闭,老板失联。3月份,一度拥有过18000名工人的东莞力凯鞋业,将生产线从厚街镇迁出,搬到了缅甸境内。更早些时候,2014年12月,台湾上市公司胜华科技在东莞的联胜科技、万士达两家工厂倒闭,遣散了约7000名员工,欠下银行债务2亿元。

不仅是“世界工厂”东莞,珠三角另一制造业重镇——被称为“陶都”的佛山,传统制造业也正经历着阵痛。

佛山以陶瓷、家具,以及家电、机械装备等传统制造业为支柱产业。这座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制造业名城,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1.8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五。

2015年7月,佛山市豪帮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帮陶瓷”)轰然倒闭,闻讯而来的员工、经销商,聚集在该公司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的厂房门口,讨要欠薪、欠款……【详细】

深入剖析:2015VS2008 人工成本翻倍

 2008年樊友斌念完MBA之后,回到佛山市创办了一家服装公司。虽然当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樊友斌却明显感觉今年要远比2008年吃力,“国内70%服装加工厂以外销为主,今年受到的最大冲击是来自于东南亚国家的竞争。”   

在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佳勇看来,相对于2008年,今年中小企业面临的局势要复杂些。随着劳动成本不断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正在失去赖以生存的优势。

据了解,2008年至今,广东省一类城市(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从860元/月提升至1895元/月。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  

生产成本大幅提升  

东莞虎门镇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老板乐建波今年日子过得有些愁,他的工厂主要做中高端服装的外单加工,但越来越多的外单被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国内接单价格也被压低,而员工工资上涨使得生产利润缩小。“今年外单的数量少了三四成。”  

“在孟加拉、柬埔寨,每个员工一个月薪水不到130美元,每个工人不到1000元人民币的工资成本,就能把服装生产出来。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的人均工资是600~800美元/月。从全球的角度来说,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就没有了。”樊友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详细】

企业家说:时刻保持警惕危机也是商机

虽然时不时听到经济情况不好的消息,80后王鑫没有心思去关注这些,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车上度过,四处挖掘新客户,他只关注自己过得好不好。  

王鑫在东莞开的一家LED设备公司已经运营了好几年,在前期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他们这代中小企业家并没有真正地过苦日子。“以前都是别人做什么,然后你跟着干就行。但现在不行了,现在要去思考怎么做差异化。”

 今年开始,王鑫也开始琢磨着“双腿走路”,从而降低倒闭风险。但是未来如何,该往哪走,他还看不清楚。“像开着飞机,突然没有了导航,不知道该往哪走。”

开始琢磨“双腿走路”

王鑫自嘲说,他的经历就是“在最不好打工的时代,我打了工。在做不好做企业的时候,我做了企业。”

2008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一年,他在深圳打工的工厂因为一批产品不成熟,出不了货,导致资金链断裂,工厂宣告破产。公司拖欠他半年的薪水,最后他只拿到了1/3。 【详细】

时评:珠三角的那道坎 如何重塑制造业增长源动力?

海外订单波动,人力资本高企,同质化竞争激烈背景下,珠三角企业转型寻求“良方”

工业仍然扮演着“稳定器”的作用,第二产业能否稳住,几乎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温度。即使是在服务业上升、 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的背景下,珠三角制造业也仍是广东经济不可或缺的源动力。

7.9%。这是近日公布的广东省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与上半年相比加快0.2个百分点。作为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的广东已然成为全国“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从整个东部经济图谱来看,工业仍然扮演着“稳定器”的作用,第二产业能否稳住,几乎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温度。即使是在服务业上升、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的背景下,珠三角制造业也仍是广东经济不可或缺的原动力。

但数据并不能尽现珠三角的企业主们在制造业寒流中遭遇的多重难题:海外订单的剧烈波动、曾经廉价而密集的劳动力流失加快、无法回避的同质化低端化的竞争以及土地和环境成本优势的告退。

当“倒闭潮”再度充斥报端,珠三角的企业主如何解困,也将为全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探得“良方”。

根据广东省主政者的说法,转型升级是广东必须迈过的“坎”。而对于珠三角的制造业企业来说,这道坎到底有多高?迈过去的“关键”是什么?【详细】

市场聚焦

外汇新闻

黄金市场

主要货币对

货币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tougao@yahui.hk
版权声明:亚汇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亚汇网专题频道
亚汇网编辑部 :haifa

往期专题

网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