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发布研报称,由于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未达预期,但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扩张超出预期,将建滔积层板(01888)2025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下调4%至9%,并引入2027年的预测。将目标价由11.5港元上调至14港元,这反映因平均售价上涨导致的毛利率假设提高,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建滔积层板2024年的净利润同比增46%,达到13.26亿元,符合此前发布的13亿元以上的盈利预喜指引。但这低于该行之前预测的16.48亿元。差距3.22亿港元部分原因是1.06亿港元的一次性减值损失,其余2.16亿港元的差距更多归因于2024年下半年因平均售价降低而导致的毛利率低于预期。尽管如此,该行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将因平均售价上涨超过10%而快速扩张,增幅超过20%。 该行改变了股票偏好,从之前的生益科技(600183.SH)优于建滔积层板,调整为建滔积层板优于生益科技。建滔集团(00148)因其化工业务疲软仍是最不受青睐的选择。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23:12 38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近日出席了第21届欧洲金融会议,并向英国投资者进行推销,投资者可对东协地区行业保持防守性看法,重点关注新加坡和流动性强的新兴市场(印尼除外)。该行指,企业在2025年开局良好,亚洲财富业务持续保持成长势头,而2025年剩下时间的前景尚不明朗,该行看好具防御性的中国香港国际银行股、新加坡银行股以及新交所(SGX)。 该行表示,汇丰控股(00005)及渣打集团(02888)代表在欧洲金融会议上发表演说,两行均保持对业务前景充满信心,但表示如果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会面临业务增长放缓风险。 大摩引述汇控行政总裁艾桥智表示,集团进行结构改革后的优势,简化有助于节省成本和提高灵活性,同时有助于汇控面向未来发展;专注于增长和改善客户服务。在增长方面,他强调了财富管理业务,预计净新增资金(NetNewMoney,NNM)的驱动力保持强劲。汇控一直在大力投资财管业务,尤其是在新加坡和阿联酋的新兴财富中心、客户关系经理和IT领域。该公司相信,它可以在该业务中维持当前的净资产收益率。 艾桥智还强调,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CIB)是集团非利息收入业务目标的主要推动力,因为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GBM)等具有许多重叠的功能。就汇丰自家市场而言,他指出英国和中国香港的RoTE均超过20%,贡献了集团盈利的约50%。鉴于相关高回报,汇控会专注于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在中国香港方面,集团正试图增加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23:12 30
招银国际发布研报称,小米集团-W(01810)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募集约425亿港元,每股价格为53.25港元,较昨日(24日)的收市价折让6.6%,相当于现有已发行股本的3.2%。募资将用于业务扩展、研发投资和流动资金。该行指,如果小米股价于近日出现回调,将是买入的好机会,维持对其“买入”评级,目标价59.52港元。 招银国际认为,此次融资将对小米在智能手机、AIoT和电动车业务的全球扩张策略产生长期正面影响,应可抵消短期内的股本摊薄忧虑。该行又相信,融资将支持集团今年进取的业务计划。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23:12 12
招银国际发布研报称,上调比亚迪股份(01211)今年的净利润预测8%至575亿元人民币,意味着每辆车的净利润为1.09万元人民币。该行续予集团“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由350港元调升至470港元,以反映集团的领导地位及近期投资气氛得到改善。 该行称,比亚迪上季盈利表现强劲,利润率表现超出预期,再次强调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并为今年盈利奠定基础。该行预计集团今年再次优先考虑销量,透过推出新车型、扩展海外市场、升级电池技术及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这或在今年再为集团带来稳健的盈利。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23:12 8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首次覆盖中国太平(00966),给予“买入”评级。看好公司寿险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负债结构转型,全面推进分红险转型;产险坚持效益为先。结合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该行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09/125亿港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PEV0.24,估值仍低。 事件:中国太平发布2024年业绩,其中归母净利润76.8亿元,同比+37.9%;其中24H2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133.4%。寿险/境内财险/再保险/资产管理同比+11.6%/+831%/+188%/转亏为盈。归母净资产711亿港元,ROE10%,同比+1.5pct。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4年长期投资回报假设与风险贴现率调整 可比口径下,集团EV和寿险EV分别同比+15.3%、+16.4%。太平人寿NBV84.3亿元,同比+23.8%;可比口径下NBV同比+94%。NBVMargin20.7%;可比口径下32.5%,同比+16.6pct。 寿险:银保渠道全方位显著提升,代理人均产能大幅增长 可比口径下个险、银保NBV分别同比+45%、+411%。可比口径下个险、银保NBVMargin分别32.6%、32.6%,分别为+10.4pct、+26.7pct。个险长险首年期缴202亿港元,同比+1.2%,银保长险首年期缴154亿港元。产品结构方面,传统寿险同比
花旗发布研报称,给与比亚迪电子(00285)评级“买入”,目标价48港元。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及下半年业绩未达预期,2024年下半年收入略高于该行预期2%,其中机壳业务低于预期7%,智能业务则超出预期13%。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5.9%,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可能因iOS智能手机机壳业务的利用率低于预期以及业务组合影响,导致下半年毛利率低于花旗预期及市场共识分别1.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净利润则分别低于花旗预期及市场共识11%和9%。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23:12 9
花旗发布研报称,舜宇光学科技(02382)昨日(24日)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位于2月中旬公布盈利预喜的中位,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02港元。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手机镜头/手机镜头模组/车载镜头的利润率,该行预计这些数据与2024年下半年指引(20-25%/6-10%/40%)一致,因为光学元件毛利率按半年计提高0.2个百分点至32%,光学产品毛利率按半年扩大1.6个百分点至9.8%。2024年扩展现实业务收入增长超出指引(25%),达到同比升38%。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维持翰森制药(03692)“增持”评级,目标价由原先24港元升至25港元。 公司去年业绩符预期,但Ameile销售峰值指引上调与今年销售指引带来惊喜,Ameile高峰销售进一步从60亿元人民币上调至80亿元人民币,并设定今年60亿元人民币销售目标,表明该行先前预估有上望空间,且今年增长将加速。 该行又指,管理层预计今年产品销售将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创新药将实现25%增长。公司亦迅速向慢性病领域多元化发展,从2027年起将有高价值药物获批。
花旗发布研报称,由于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未达预期,但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扩张超出预期,将建滔积层板(01888)2025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下调4%至9%,并引入2027年的预测。将目标价由11.5港元上调至14港元,这反映因平均售价上涨导致的毛利率假设提高,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建滔积层板2024年的净利润同比增46%,达到13.26亿元,符合此前发布的13亿元以上的盈利预喜指引。但这低于该行之前预测的16.48亿元。差距3.22亿港元部分原因是1.06亿港元的一次性减值损失,其余2.16亿港元的差距更多归因于2024年下半年因平均售价降低而导致的毛利率低于预期。尽管如此,该行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将因平均售价上涨超过10%而快速扩张,增幅超过20%。 该行改变了股票偏好,从之前的生益科技(600183.SH)优于建滔积层板,调整为建滔积层板优于生益科技。建滔集团(00148)因其化工业务疲软仍是最不受青睐的选择。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近日出席了第21届欧洲金融会议,并向英国投资者进行推销,投资者可对东协地区行业保持防守性看法,重点关注新加坡和流动性强的新兴市场(印尼除外)。该行指,企业在2025年开局良好,亚洲财富业务持续保持成长势头,而2025年剩下时间的前景尚不明朗,该行看好具防御性的中国香港国际银行股、新加坡银行股以及新交所(SGX)。 该行表示,汇丰控股(00005)及渣打集团(02888)代表在欧洲金融会议上发表演说,两行均保持对业务前景充满信心,但表示如果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会面临业务增长放缓风险。 大摩引述汇控行政总裁艾桥智表示,集团进行结构改革后的优势,简化有助于节省成本和提高灵活性,同时有助于汇控面向未来发展;专注于增长和改善客户服务。在增长方面,他强调了财富管理业务,预计净新增资金(NetNewMoney,NNM)的驱动力保持强劲。汇控一直在大力投资财管业务,尤其是在新加坡和阿联酋的新兴财富中心、客户关系经理和IT领域。该公司相信,它可以在该业务中维持当前的净资产收益率。 艾桥智还强调,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CIB)是集团非利息收入业务目标的主要推动力,因为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GBM)等具有许多重叠的功能。就汇丰自家市场而言,他指出英国和中国香港的RoTE均超过20%,贡献了集团盈利的约50%。鉴于相关高回报,汇控会专注于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在中国香港方面,集团正试图增加
麦格理发布研报称,预计2025年石油市场将严重供过于求,该行股票研究团队目前对油价走势仍持结构性下跌看法,认为持续的供求失衡将令油价逐渐回归成本曲线水平,抑压供应增长,将WTI平均价格预测由每桶约66美元下调至65美元。 该行预期,油价下行时中国炼油业务将具有一定优势,预测今年中国核心炼油利润率可能会显著回升,部分被首季油价下跌所导致的一次性库存损失所抵消,目前在“三桶油”中选股优次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中国海洋石油(00883)及中国石油股份(00857),对中石化及中海油田服务(02883)给予“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分别为5.1港元及12.1港元。 麦格理预期,中石油正在通过牺牲华东和华南市场份额来守住价格,给予“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升至4港元。该行亦给予中海油“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由8.9港元升至10.6港元。
招银国际发布研报称,小米集团-W(01810)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募集约425亿港元,每股价格为53.25港元,较昨日(24日)的收市价折让6.6%,相当于现有已发行股本的3.2%。募资将用于业务扩展、研发投资和流动资金。该行指,如果小米股价于近日出现回调,将是买入的好机会,维持对其“买入”评级,目标价59.52港元。 招银国际认为,此次融资将对小米在智能手机、AIoT和电动车业务的全球扩张策略产生长期正面影响,应可抵消短期内的股本摊薄忧虑。该行又相信,融资将支持集团今年进取的业务计划。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23:12 7
招银国际发布研报称,上调比亚迪股份(01211)今年的净利润预测8%至575亿元人民币,意味着每辆车的净利润为1.09万元人民币。该行续予集团“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由350港元调升至470港元,以反映集团的领导地位及近期投资气氛得到改善。 该行称,比亚迪上季盈利表现强劲,利润率表现超出预期,再次强调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并为今年盈利奠定基础。该行预计集团今年再次优先考虑销量,透过推出新车型、扩展海外市场、升级电池技术及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这或在今年再为集团带来稳健的盈利。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23:12 6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首次覆盖中国太平(00966),给予“买入”评级。看好公司寿险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负债结构转型,全面推进分红险转型;产险坚持效益为先。结合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该行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09/125亿港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PEV0.24,估值仍低。 事件:中国太平发布2024年业绩,其中归母净利润76.8亿元,同比+37.9%;其中24H2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133.4%。寿险/境内财险/再保险/资产管理同比+11.6%/+831%/+188%/转亏为盈。归母净资产711亿港元,ROE10%,同比+1.5pct。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4年长期投资回报假设与风险贴现率调整 可比口径下,集团EV和寿险EV分别同比+15.3%、+16.4%。太平人寿NBV84.3亿元,同比+23.8%;可比口径下NBV同比+94%。NBVMargin20.7%;可比口径下32.5%,同比+16.6pct。 寿险:银保渠道全方位显著提升,代理人均产能大幅增长 可比口径下个险、银保NBV分别同比+45%、+411%。可比口径下个险、银保NBVMargin分别32.6%、32.6%,分别为+10.4pct、+26.7pct。个险长险首年期缴202亿港元,同比+1.2%,银保长险首年期缴154亿港元。产品结构方面,传统寿险同比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中国太平(00966)NBV同比+90%表现亮眼,归母净利+36%符合预期。3月24日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36.2%,人民币口径下NBV同比+94.2%。公司负债端分红险转型最为坚定,新保业务质量高;资产端权益弹性充足,建议关注权益市场上行的阶段性行情。截至3月24日,公司2025PEV为0.24X,估值处2018年来的56%分位,但仍显著低于同业,维持“买入”评级。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整体业绩:净利润、EV均实现较好增长 1)利润: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36.2%至84.3亿港元,其中H2同比+148%;全年寿险、内财险、再保险业务分别同比+12%、+831%、+188%,资产管理业务实现5.4亿净利润,主要受益于管理费收入增加与降本增效。寿险增速较低主要为审慎目的,计提较多所得税,税前净利润同比+93.7%。 2)EV:集团归母内含价值同比+12.9%,假设变动使得EV折价23.8%。寿险除EV同比+13.9%,假设变动折价26.0%。 寿险:同口径下NBV同比+90.0%(人民币口径同比+94.2%) 由NBVMargin同比+16.6pct至32.5%驱动,新单保费-2.8%。假设变动使得NBV折价36.2%。 1)个险渠道:NBV同比+42.0%,其中期交新单同比+1.2%,同比margin同比+10.4pct至32.6%。公司
花旗发布研报称,给与比亚迪电子(00285)评级“买入”,目标价48港元。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及下半年业绩未达预期,2024年下半年收入略高于该行预期2%,其中机壳业务低于预期7%,智能业务则超出预期13%。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5.9%,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可能因iOS智能手机机壳业务的利用率低于预期以及业务组合影响,导致下半年毛利率低于花旗预期及市场共识分别1.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净利润则分别低于花旗预期及市场共识11%和9%。
中泰国际发布研报称,深圳市发改委将于4月11日举行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拟上调水价13.1%。该行期望水价上调趋势在全国各地延续,并可直接有利供水运营商。首选中国水务(00855),因为其内地供水运营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相对最高,FY25(年结3月31日)上半年占比达29.0%。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水务总产能为966万吨/日,当中自来水产能为672万吨/日。其深圳坪山区项目的自来水产能达25万吨/日,有望直接受惠于本次深圳上调水价。 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宣布,深圳市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将于4月11日举行。根据两个调价方案,自来水综合价格均拟由3.449元/立方米上调13.1%至3.8991元/立方米(含税)。 家庭居民生活用水方面,(一)第一阶梯水价(每月用水量0-22(含)立方米)拟由2.67元/立方米上调0.0%或10.1%至2.67或2.94元/立方米;(二)第二阶梯水价(每月用水量22-30(含)立方米)拟由4.01元/立方米上调13.2%或24.7%至4.54或5.00元/立方米;(三)第三阶梯水价(每月用水量30立方米以上)拟由8.01元/立方米上调16.7%或28.5%至9.35或10.29元/立方米。 近年全国不同地方已经上调自来水价,例如上海部份地区已经于2024年实施,反映市场化政策原则。2021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确立水费定价将更
花旗发布研报称,舜宇光学科技(02382)昨日(24日)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位于2月中旬公布盈利预喜的中位,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02港元。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手机镜头/手机镜头模组/车载镜头的利润率,该行预计这些数据与2024年下半年指引(20-25%/6-10%/40%)一致,因为光学元件毛利率按半年计提高0.2个百分点至32%,光学产品毛利率按半年扩大1.6个百分点至9.8%。2024年扩展现实业务收入增长超出指引(25%),达到同比升38%。
中银国际发布研报称,重申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的“买入”评级,将目标价由4.9港元下调至4.58港元。中石化2024年的盈利低于该行预测15%,主要因减值影响。该行预计,若不再出现减值,公司2025年的盈利将持平。预计炼油利润的复苏,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因油价下跌导致的勘探与生产盈利减少的缺口。虽然该行将中石化2025及2026年的盈利预测下调10%和11%,但假设公司保持70%的派息比率,其H股仍提供不错的股息收益率。
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提升中国太平(00966)25-27EPS预测至HKD2.34/2.36/2.72,上调目标价至15港元,维持“买入”。中国太平发布2024年业绩,其中EPSHKD2.07,同比增长38%。公司寿险业务强劲增长,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可比口径下同比增90.0%。财险直保业务综合成本率(COR)98.1%,同比改善0.3pct。 华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寿险NBV增长强劲 24年公司NBV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0.0%,受NBV利润率增长驱动,新单保费小幅下跌2.8%。23、24年连续两年下调预定利率,加之监管推动“偿二代”下重疾险销售费用,可比口径下NBV利润率翻番至32.5%(2023:15.9%)。银保渠道NBV可比口径同比高增400%,利润率甚至提升至五倍以上,NBV贡献率从2023年的13.3%上升至34.9%。个险渠道NBV可比口径同比42.0%。公司下调投资收益假设至4.0%(前值4.5%),下调折现率假设至8.5%(前值9.0%),对NBV和EV的影响分别为36%/26%。考虑到NBV利润率或持续提升,预计25年NBV增长12%。 财产险承保改善 大陆财产险保费同比+2.7%(车险/非车险:2.2%/3.6%),承保表现改善,COR98.1%(2023:98.4%);海外产险保费同比增长,承保表现总体稳定,各市场COR均在95%以下,该行估计海外财产
亚汇网实时数据统计:截至3月25日收盘,小米集团﹣W(01810)、腾讯控股(00700)、阿里巴巴﹣W居港股通(沪)成交前三,小米集团﹣W(01810)、阿里巴巴﹣W(09988)、腾讯控股(00700)居港股通(深)成交前三。 港股通(沪)买卖前十股(单位:港元):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金额:112.72亿
香港股市 书瑶 03月25日 18:01 26
港股收盘行情: 香港恒生指数3月25日(周二)收盘下跌561.31点,跌幅2.35%,报23344.25点; 香港恒生科技指数3月25日(周二)收盘下跌219.31点,跌幅3.82%,报5517.52点; 国企指数3月25日(周二)收盘下跌234.64点,跌幅2.65%,报8616.05点; 红筹指数3月25日(周二)收盘下跌56.9
香港股市 书瑶 03月25日 16:31 36
一、德银发布研报称,上调中国移动(00941.HK)目标价,由90港元上调至10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德银发布研报称,上调中国移动(00941.HK)目标价,由90港元上调至10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该行指,中国移动去年派息比率为73%,计划明年进一步提升至75%以上。随着5G部署成本逐渐消退,资本支出处于低位且预
香港股市 书瑶 03月25日 16:28 35
花旗发布研报称,绿城服务(02869)受惠于去年的全面交付,料可达成今年核心营运利润增长15%以上的目标,集团期望提升盈利能力,目标今年毛利率升0.5个百分点,销售及管理费用比率降低0.5个百分点等;新合约方面则目标同比升6%至40亿元人民币,并集中于56个城市(占比90%)与多样化的服务类型。花旗认为,基于绿城服务由效率驱动的利润增长、4.8%的收益率及潜在的回购计划,维持其“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1%,由5.1港元升至5.15港元。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14:50 34
花旗发布研报称,引述国药控股(01099)管理层预期将持续优化资源分配,提升发达地区及三级医院的市场份额。对于2025财年首季,管理层指出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定增长,预计2025财年将实现正增长,得益于综合服务能力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增长速度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持续增加。花旗将国药2025及2026财年收入预测各下调2%;每股盈测各下调6%,以反映销售组合改变下毛利率较低,同时将目标价由26港元下调至24.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14:50 38
麦格理发布研报称,比亚迪电子(00285)2024年下半年业绩收入胜预期,但因业务组合变化,毛利率略逊预期,憧憬新能源汽车零件及数据中心业务成为推动公司2025年净利润加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从70.4港元下调至63.2港元,今明两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11%和10%。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14:50 31
麦格理发布研报称,将小米集团-W(01810)列入首选股份名单,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6.75港元。集团宣布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每股作价53.25港元,较昨日(24日)收市价57港元折让约6.6%,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25亿港元将用于业务扩张。该行指,小米此次配股是一项战略举措,旨在利用有利的市场条件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支持今年业务发展。小米对上一次配股集资发生在2020年12月。 根据该行此前估算,由于资本支出、库存和应收账款水平上升,小米2025年上半年的现金水平将较去年第四季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处于净现金状态,考虑到公司已将今年新能源汽车交付目标从30万辆提高到35万辆,现时有一座新工厂正在建设,并计划今年在中国开设5,000间小米之家门店,未来五年内在海外新增1万间小米之家门店,相信投资者目前青睐具有强劲增长态势和高流动性的公司,会接受配股所带来的股权稀释问题。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14:50 26
美银证券发布研报称,上调康师傅控股(00322)今明两年的每股盈利预测各1%,分别0.735元人民币(下同)及0.792元,并引入2027年每股盈测料0.853元。该行将公司目标价由13港元升至14.3港元,重申评级“买入”。该行看好公司增长稳定,盈利展望稳固,以及派息比率持续达100%下,股息率逾6厘。 康师傅去年销售及税后纯利符合该行预期,EBIT胜预期。该行预期,公司的面类及饮料今年销售增长分别为低单位数及中单位数。另外,据该行渠道调查,认为今年的价格竞争将会减弱,有助减轻公司失去市占率的压力,并容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加。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14:50 25
里昂发布研报称,国药控股(01099)2024财年收入大致符合市场预期,惟盈利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利润率压力,以及国大药房商誉和无形资产一次性减值所致。里昂将国药2025及2026财年收入预测分别下调4.8%及8.2%;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4%及23.8%,主要反映行业持续面临逆风,涵盖设备采购延迟、药房行业更深层整合,以及潜在利润率压力。该行将国药目标价由24.8港元下调至20港元,但考虑去年低基数,以及创新业务转型带来的潜在上行,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14:50 20
德银发布研报称,翰森制药(03692)2024财年纯利超预期,营业额符预期,毛利率改善。维持“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由22港元调高至24.7港元。该行指,公司已成功转型为以创新药物为重心的公司,并透过持续向全球领先制药公司外授其管线资产,证明其研发能力。在推出下一波创新资产前,现有产品组合应可支持公司未来两年的增长。
香港股市 小亚 03月25日 14:50 19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