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22日发布了“2015年9月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有5个省已建成的5.75万套 保障性住房闲置。此外,审计还发现22个省扶贫、社保与就业、保障房、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的141.76亿元资金未得到有效利用。
山西94亿元资金被结转
在财政资金统筹盘活方面,审计抽查扶贫、社会保障与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民生领域476.78亿元财政存量资金发现,22个省的33个项目 141.76亿元资金由于制度规定制约、预算与项目实施不协调、项目审批时间长、已完成项目资金未及时统筹等,未得到有效利用。如山西省本级用于引黄入晋 工程的水资源补偿费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资金有94.8亿元截至2014年底被结转;湖南省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资金的结转金额有46.3亿元;云 南省本级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等资金的结转额也有33.7亿元。
贵阳3万套保障房未分配
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11个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推进缓慢;7个省的12个市县及单位虚报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或完工量14450套;5个省的5个市县已建成的5.75万套保障性住房闲置。如贵州省贵阳市30855套保障房未分配,江西省南昌市则有21840套没有分配,河南省新乡市的3509套保障房也未分配。黑龙江七台河市虚报保障房4421套,青海黄南州也虚报了3088套,河北承德市有1304套。【详细】
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在贵州贵阳市,3万套保障房竟一直闲置!记者发现,一些小区房子虽已建好,但是水、电等还不能入户。这些保障房项目共涉及投85.43亿元,可因为不完善配套设施,老百姓有房却迟迟住不进。
3万套保障房闲置主管部门如此扯皮
记者来到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办公室,但是一听采访,这位局长却直呼自己不是局长!但是记者在住建局网站上发现,这位自称不是局长人,正是局长刘朱。而因为廉租房质量差等问题,住户们每去一个部门投诉,都被搪塞去了另一部门,一共走了七八个部门也没能解决。
贵阳3万套保障房被曝一直闲置,共涉及投资85.43亿元。老百姓有房却迟迟住不进,记者就此采访贵阳市住建局。谁知到了局长办公室内,在记者说明来由后,该男子突然表示:你们搞错了,我不是局长,我就是过来看工作图的。
免去刘朱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职务
贵阳市委、市政府近日研究决定,启动对保障房因配套设施滞后导致不能如期竣工投用问题问责程序,对决策科学性、决策规范性、落实不到位和职责不担当等进行责任追究。【详细】
22日,记者从贵阳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阳将针对30855套已建成的保障房存在的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分项目逐一梳理,加强调度、强化督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于明年6月30日前使30855套保障房达到竣工验收及分配入住条件。
贵阳市政府秘书长安九熊说,日前,央视等媒体对贵阳市30855套已建成的保障房由于道路、供电、排污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未及时投入使用等问题进行的报道,报道内容反映客观,情况属实。究其原因,主观上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主体意识不强,以致统筹力度不够,分级责任不落实,相关责任单位服务不力,导致保障房主体建设推进快、配套设施跟进慢;从客观上看,由于贵阳市建设保障房的体量大、任务重,在选址上深入研究不够,导致有的项目选在了征拆量小、没有征拆、配套设施不完善的较偏地段,以方便项目落地开工。同时,贵阳城区受喀斯特地形地貌的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虽然对项目区都有市政配套设施的规划,但城市开发建设欠账大,配套建设资金跟不上,以致一些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但配套建设滞后。
针对正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贵阳将从六方面抓紧落实整改,确保如期完成15个项目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尽快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有关单位参加的整改工作组,实行日调度、周分析、月汇总,及时协调解决配套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推进整改各项工作。二是制定整改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实施方案,分项目逐一梳理,特别是对建设资金、施工组织、施工进度、完成时限等关键环节逐一明确,加强调度、强化督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于2016年6月30日前使30855套保障房达到竣工验收及分配入住条件。三是强化资金筹措。针对这15个项目配套设施所需20亿元的资金缺口,明确以市贷区还的方式筹措,其中,11月底前先期落实5亿元资金,剩余资金按工程进度同步到位。四是强化施工组织。做到一个项目一个施工单位,一个责任主体,强化各类要素保障,统筹各方力量,倒排工期、交叉作业、加班加点推进配套建设工程。五是强化督促检查。实行整改推进情况全过程追踪督办,一周一督查,对整改推进不力、工作措施不当、影响整改进度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工作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六是深入举一反三。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民生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推进情况自查整改工作,把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据悉,目前,贵州省住建厅、监察厅、督查室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正在开展调查工作。贵阳市政府将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责令市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做好调查工作。对任何失职渎职、违纪违法行为,将严肃追究责。 【详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有所居,寄托着千千万万低收入群体的梦想,也是政府最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说,保障房建设,是因为“钱袋子”里的资金不够、项目周期建设时间长等客观困难,暂时无法让每个需求者受益,还可以理解。然而,明明建了,却不建好,甚至将其闲置一边,令人难以接受。让保障房闲置,岂不能等于让民生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好好的民生工程,只因一些部门的“不为”、“乱为”,生生被弄成了“伤心工程”。
保障房建设,涉及政府许多部门,一般都会列入年度的重点建设项目,相信贵阳市也不例外。重点项目自然会举全市之力重点推动,也应有重点监督。遗憾的是,从当地的人大等权力监督机关,到党委、审计、纪检监察等督查部门,对3万套保障房长期闲置视而不见,对存在问题置之不理,愣是让有需要的市民望眼欲穿,不知何日能圆安居梦。最终要“劳驾”审计署“审计发现”,才能揭开大量保障房被闲置的盖子,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对一些地方而言,保障房建设只是政绩工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