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获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公开反对并向教育部和四川省提出行政复议。教育部回应称改名符合规定。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教育部称泸州医学院改名符合相关规定,并没有什么不妥。
教育部指出,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属高校,四川省政府提出将其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符合《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精神。同时,教育部认为‘四川医科大学’校名历史上没有使用过,校名与‘四川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名称存在明显差异,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并没有不妥之处。
教育部还表示,根据四川省政府设置申请,按照国家规定的“大学”设置和审批程序,经全国高校设置专家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教育部对泸州医学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进行了审批,并在批准设置前向社会进行了为期20天的公示,其间从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反映不同意见,所以最终发文批准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详细】
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遭到四川大学反对, 泸州大学改名到底符合规定不?四川大学反对是否有理?
记者采访了几位法律专家和教育专家。归纳起来,专家们认为泸州医学院的改名是符合相关规定的,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没有什么问题。
法律专家称,四川医科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医学院名称存在明显的不同,不会造成社会和公众的误解。国内有不少高校名称类似都没有出现问题,比如北京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这些高校的校名就一字之差,也没有引起公众和社会的混淆。
法律专家认为,国内以前从来没有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四川省从高等教育发展和布局考虑,申请将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通过相应的专家组考察,进行了公示,履行了相关手续,程序完备,没有违规之处,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至于四川大学担心改名后的四川医科大学简称川医,会影响老川医的声誉,教育专家称其实有些过于担心了。在教育专家看来,学校的名称只是一个符号,最重要的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只要新的四川医科大学狠抓学生素质,那么没准会给川医的品牌锦上添花。【详细】
6月9日,四川大学正式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那么,关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这件事,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从新浪四川今日发起的独家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近1万名网友中,近8成的网友都不支持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认为“川医”久负盛名,这个名字在老百姓心中就是华西。
@蜀西卖炭翁:最讨厌这样的领导,不想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在改名上下功夫,造成多少资源浪费,是不是这些人又可以从中获利?国外那些大学几百年没有改过名字,不是更加耳熟能详吗?大丈夫做不更名行不改姓。有点自信好不好?
@荡寇志88911:要改就改成泸州医科大学咯,川医这个名头它还担当不起啊!
@神话天空:确实有投机混淆的嫌疑。
@二大小姐s:四川人都晓得川大、华西医院在四川的地位,人家就是取了个相近似的名字嘛,也不可能夺走你的名誉和能力啊。都是为四川、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何必计较名字呢?我觉得没必要那么火大噻。
@微风1964:其实不单纯是一个名字而已,关键在于高校教育的这种浮躁之风应该刹一刹了。泸州老窖未改名四川老窖,不妨碍她成为享誉世界的美酒。如果泸医仅仅是为了名字升级,她可以改名泸州医科大学,或西南医科大学,或华佗在世医科大学,这些都没有…恰恰盯住了四川医科大学(川医大)这个称谓,搭便车的举动暴露无遗。 【详细】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4月28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这一更名引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老校友的强烈反对。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前身是“华西医科大学”再往前的名字为“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泸州医学院改名后的简称与此相似故“川医”老校友认为这会抢走“川医”的名头侵犯了母校的权益。6月9日四川大学也正式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还透露校方如今“已正式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复议”。
要是站在“川医”、华西医科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校友的角度来看泸州医学院更名为简称是“川医”的“四川医科大学”当然严重侵犯了他们的权益。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川医”和“四川医科大学”都并没有成为注册商标加之“四川医科大学”现在和历史上都并没有存在过以及“四川医科大学”和“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在名字的区别上有显著不同所以泸州医学院有权依照相关程序通过四川省政府经教育部同意后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而且也有权简称为“川医”。
毫无疑问“川医”的巨大争议将我国大学更名的乱象再次展现了出来。这些年来众多高校通过更名把自己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比如徐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对于不了解办学历史、现状和实力的人来说显然这一更名一下子就将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给比下去了。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按照计划牡丹江师范学院今年年底将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这显然让哈尔滨师范大学非常不爽。还有湛江师范学院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以及琼州学院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大学不一而足。透过现象看本质类似的高校更名虽然目的之一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字更有吸引力以便在方方面面获得更好的资源来发展但本质上折射出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办学急躁和追逐业绩的内在冲动。
不过客观来说虽然高校的办学实力比校名更重要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在我们这个注重“看脸”的时代和特别“重名”的文化传统中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短期内取得显著的突飞猛进当然更名是最简便的了。在我国绝大多数国人都想当然地认为“学院”就是比“大学”差劲地市级地方名字打头的高校就是比省级地方名字打头的高校差劲师范类高校比综合性高校差劲。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许多高校都在想方设法“去地方”色彩而且还想方设法“去学院”色彩。【详细】